第246章 恩荣宴(1 / 2)
传臚大典的次日,礼部衙门前的车马比往日多了数倍。
秦思齐从马车上下来。整理了下崭新的进士冠服,深蓝色的罗袍上绣著精致的云雁纹样,与其身形相得益彰。
“秦兄来得正好。”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秦思齐回头,见张汝霖正从一顶青呢轿子中走出,脸上带著惯有的爽朗笑容,“昨夜可曾安眠我可是辗转反侧,至今仍觉如梦似幻。”
秦思齐微微一笑:“確有些不真实之感。”
宴设於礼部大堂,布置得富丽堂皇而又不失文雅。皇帝虽不亲临,但特派內阁重臣代表天子主持,所有读卷官、监试官、礼部高官皆係数出席,与新科进士们共襄盛举。这是朝廷彰显恩宠、新进士建立座师,同年人脉的关键场合。
座次严格依名次排列。秦思齐与状元、榜眼,以及主考官、礼部尚书等一眾大佬同坐主桌,位居上首。
二人並肩走向礼部大门,门前已有数十新科进士聚集,个个神采飞扬。见秦思齐到来,不少人拱手致意,目光中掺杂著羡慕。作为一甲第三名的探,秦思齐已然成为眾人瞩目的焦点。
礼部院內,早已布置得富丽堂皇。大红地毯从大门直铺至正堂,两侧立著彩绘屏风,上面题著歷代状元的名篇佳句。院中几株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瓣隨风飘落,与廊下悬掛的琉璃灯相映成趣。
“不愧是恩荣宴。”张汝霖低声讚嘆。
秦思齐頷首不语,目光却细细打量著周遭环境。他注意到堂內桌椅皆以紫檀木製成,桌上摆著官窑瓷器和银制餐具,在晨光中泛著温润光泽。
数十名侍者垂手立於两侧,神情恭敬却不显卑微,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礼部差役。
“新科进士入席——”唱礼官高亢的声音响起。
眾人依名次而入。秦思齐隨状元陈文翰、榜眼赵明诚走向主桌,能清晰感觉到背后投来的各种目光。
主桌上,吏部尚书宋景行、礼部尚书高仪、工部尚书李立恆以及几位读卷官已然就座。秦思齐按指引坐在了工部尚书李立恆右下方的位置。
宋景行捋著白长须,目光在三位一甲进士身上流转:“后生可畏啊。昨日陛力。”
陈文翰立即起身回礼:“学生等定当竭尽所能,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秦思齐隨著起身行礼,动作流畅自然,心中却绷著一根弦。注意到吏部尚书捋著白长须,目光在三位一甲进士身上流转,虽面带微笑,眼神仿若能看透人心。这就是朝堂重臣的气度吗
眾人落座后,乐声响起,恩荣宴正式开始。
佳肴美饌如流水般呈上:儘是秦思齐从未尝过的珍饈。金杯中斟满御赐琼浆,酒香醇厚,闻之欲醉。
恩荣宴自天宝八年定例於礼部举办,每品皆有仪轨,每味皆含深意。张汝霖看著秦思齐不懂。
低声对著秦思齐如数家珍般道来:“那羊背皮,仅上桌专属,是整只羊去头蹄后取背部连带厚肉的部位,需提前用香料醃製,再以文火慢燉至酥烂而形不散。此菜源自元代对贤才的赏赐,明代沿用,暗喻天子重才,厚待栋樑。”
张汝霖继续道:“还有那凤鸭,凤字並非指珍禽,而是宫廷对禽肉的雅称。因鸭与雅谐音,暗含对进士文雅之姿的讚誉。做法是滷製后刷蜜掛烤,外皮焦香、肉质细嫩。”
秦思齐若有所思:“难怪我觉得那鸭肉与眾不同。”
“最妙的是那棒子骨。上桌设双棒子骨,即带骨髓的牛骨或羊骨,需用椒、八角等香料久燉。吃时以小勺舀取骨髓,搭配椒盐蘸料。这菜象徵根基深厚,暗合我们寒窗多年!”
秦思齐不禁对张汝霖刮目相看:“汝霖兄对此竟有如此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