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人地矛盾!这不是选择题!(1 / 2)

加入书签

    眼见朱元璋与朱标陷入沉默,眉头紧锁着沉思,朱高炽知道自己的话已触动他们,便趁热打铁,再次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却又不失沉稳。

    “皇爷爷、丧标,孙儿还有一事要禀——眼下美洲的高产粮种刚在各地推广,或许您二位还没细想,这粮种推广之后,会带来一个必然结果: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百姓能吃饱饭了,人口数量也一定会跟着大幅度暴涨。”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两人,继续说道:“您二位想想,以前百姓吃不饱,很多孩子生下来养不活,人口增长缓慢;可现在土豆、玉米亩产千斤,一户人家种几亩地就能养活全家,甚至还有余粮,往后新生儿的存活率会越来越高,人口用不了十年就能翻一番。到时候,陕西、河南、山西这三省本就脆弱的环境,如何承受得住这不断暴涨的人口?”

    “现在三省已经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一亩地要养活两三个百姓,要是人口再翻一番,耕地却还是那么多,只能去开垦那些本不该种庄稼的山坡、河滩——可那些地方土层薄、肥力差,种不了几年就会变成荒地,到时候耕地不仅没增多,反而会因为过度开垦变得更少。”

    朱高炽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沉重,“耕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只会越发尖锐,到时候就算没有灾荒,也会有百姓因为没地种、没饭吃而沦为流民;一旦再遇到点水旱灾害,流民聚在一起,很可能就会酿成作乱的大祸,前朝末年的乱象,说不定就会重演!”

    这番话如同惊雷,让朱元璋与朱标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此前他们只看到粮种推广带来的好处——百姓能吃饱饭、国库能存余粮、边境能减少粮运压力,却从未想过“粮食增产”背后潜藏的“人口疯涨”隐患。

    在过去,百姓常年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新生儿因营养不良夭折率高,壮年人也常因饥饿缩短寿命,人口增长一直缓慢;可一旦土豆、玉米这类高产粮种普及,一户人家种两亩地就能养活全家,甚至有余粮喂养更多孩子,新生儿存活率会大幅提升,人均寿命也会延长,人口数量必然会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不是朱高炽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民以食为天”的现实规律推导出来的必然趋势。

    要知道,百姓能吃饱,人口自然会增长,这是历朝历代都验证过的道理。

    可北方三省的土地就那么多,陕西的黄土坡、河南的黄河滩、山西的山地,能开垦的耕地早已开发到极致,连不适宜耕种的陡坡、盐碱地都被种上了庄稼;这些地方的环境承载力也有明确上限,森林被砍光后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河流因过度取水时常断流,本就脆弱的生态根本经不起更多人口的消耗。

    现在三省的人地关系已经紧绷到“一亩地养两人”的程度,若是人口再翻一番,要么只能去开垦更贫瘠的土地,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要么就会出现大量无地可种的流民——到时候不用等灾荒,仅靠人多地少的矛盾,就足以让北方三省陷入混乱,这样的冲击,是当前的民生与治理体系根本承受不住的。

    朱元璋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语气凝重:“炽儿你是说……现在不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