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人地矛盾!这不是选择题!(2 / 2)

加入书签

前谋划,等人口涨起来,北方三省迟早还会出大乱子?”

    “正是!”朱高炽重重点头,“孙儿说的这些,不是凭空猜测,而是顺着眼下的形势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美洲粮种是好东西,能让百姓吃饱,却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安稳,更要为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大明着想。”

    朱标也缓过神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认同:“你说的对,咱们之前只想着粮种能解燃眉之急,却没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后续影响。北方三省的环境已经到了极限,再增加人口,确实会出大问题。”

    “所以孙儿才恳请皇爷爷同意移民辽东!”朱高炽语气恳切,“辽东有广袤的土地——从辽阳到开原,再到铁岭以西的平原,连片的黑土肥沃得能攥出油,现在开垦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就算容纳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也能保证每户分到足够耕种的良田;而且辽东环境优良,森林茂密能涵养水源,河流纵横可灌溉农田,既没有北方三省的水土流失,也没有黄河泛滥的隐患,完全能承载更多人口定居。”

    “现在趁着美洲粮种刚推广,各地百姓刚尝到吃饱饭的甜头,人口还没进入大规模暴涨期,正是迁徙的最佳时机。此时把北方三省的无地农户、流民迁到辽东,一来能立刻缓解当下三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少一户争夺土地的人家,就少一分邻里械斗、地方动荡的风险;二来能为将来人口增长提前预留空间,等十年、二十年后内地人口翻番,辽东早已发展成熟,能继续承接更多需要土地的百姓,避免内地出现‘无地可种、无饭可吃’的困境。

    “这不是临时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为了应付眼前辽东缺人的难题,而是为大明长治久安打下根基的长远谋划!您想想,若是任由北方三省人口不断增加,将来土地不够、环境崩溃,流民必然会再次作乱,前朝的祸乱说不定就会重演;可要是提前把人口分流到辽东这种环境能承载的地方,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流民作乱的隐患自然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大明的安稳才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啊!”

    朱元璋沉默良久,目光扫过殿外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十年后北方三省的景象——陕西的黄土坡上,密密麻麻的农户挤在巴掌大的田地里,连山坡上的碎石地都被开垦成了耕地,却还是不够养活激增的人口;河南的黄河岸边,流民拖着妻儿四处乞讨,有的为了争夺一口吃的大打出手,有的聚集在城门外索要救济,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骚乱;山西的山间村落里,房屋挤着房屋,连村口的水井都要排队争抢,一旦遇到旱灾,地里的庄稼全部枯死,饿殍遍野的惨状再次上演。

    他又仿佛看到了辽东平原的画面——辽阔的黑土地上,万亩粮田连成一片,土豆藤蔓郁郁葱葱,玉米秸秆长得比人还高,农户们推着独轮车穿梭在田垄间,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村落里,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工坊里传来铁匠打铁的声响,边境堡寨的士兵与定居的老卒一起巡逻,脸上满是安稳;辽河岸边,运粮的船只往来不绝,船上装满了要运往内地的粮食,整个辽东一片欣欣向荣,看不到半分流民的影子。

    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他脑海中交织,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朱高炽提议的移民辽东,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大明未来的必答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