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反对移民!老朱与太子标的理由!(1 / 3)
朱高炽与朱雄英抵达金陵帝都时,暮色已漫过应天府的青砖城墙。
马车穿过熟悉的朱雀大街,街边商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渐渐远去,两人一路风尘仆仆,关外风沙在脸颊留下的粗糙痕迹尚未褪去,衣袍边角还沾着辽东的泥土,回到东宫简单洗漱休整后,便一心盼着次日面见皇爷爷朱元璋与大伯朱标。
第二日天刚亮,两人身着簇新的朝服,沿着宫道缓步走向御书房。
殿门推开时,正见朱元璋与朱标围在案前查看奏折,听到脚步声,祖孙三人目光相对,朱元璋原本紧绷的眉头瞬间舒展,起身快步走上前,先是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又伸手揉了揉朱雄英的头发,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心疼:“你们两个兔崽子,可算回来了!在辽东风吹日晒的,都瘦了不少,没少遭罪吧?”
朱标也上前,目光在两人身上细细打量,温声补充道:“你们在辽东的奏报,父皇与我都仔细看了——推广粮种让军民饱腹,整治外夷让边境安定,连辽阳卫的将领都在折子上夸你们‘少年有为,处事稳妥’,咱们朱家有你们这样的后辈,真是天大的幸事。”
朱高炽与朱雄英连忙躬身行礼,朱高炽率先开口,笑道:“辽东那边的事情差不多处理好了,只是辽东如今虽有起色,却藏着一个大难题,孙儿此次回京,就是想请皇爷爷定夺,帮辽东解了这困境。”
朱元璋坐回龙椅,指了指殿侧的锦凳:“坐,慢慢说。你们在辽东办事扎实,有难处,咱自然会帮。”
两人谢过后落座,朱高炽挺直脊背,沉声道:“皇爷爷,难题便是辽东的人口。”
“辽东地域远比江南三府加起来还要广阔,从辽阳到开原,再到山海关外的铁岭、抚顺一带,大片土地都还荒着,如今开垦出的万亩粮田,跟辽东的总面积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就说辽阳周边,去年规划的十万亩粮田,因为人手不够,只开垦了不到三成,剩下的土地只能闲置;工坊那边,铁匠铺缺人打造农具,木匠铺缺人修缮房屋,连造船的工坊都因为工匠不足,连一艘巡逻小船都没造出来;矿山更不用说,之前勘察出的铁矿、煤矿,因为没人开采,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源浪费。”
“更要紧的是边境防御,辽东边境线长,堡寨之间相隔数十里,可每个堡寨的守军最多不过百人,连日常的巡逻队都凑不齐——有时候为了守住重要关隘,只能从其他堡寨调人,导致部分区域成了防御空白,万一有外夷部落趁机袭扰,根本来不及应对。”
“孙儿仔细盘算过,要想填满这些缺口,至少需要十万劳动力!所以恳请皇爷爷下旨,从山东、河南等地迁徙无地农户与流民前往辽东。这些地方常有水旱灾害,不少农户没田可种,只能靠乞讨过活,流民也多,迁徙他们过来,既能解决辽东的人手问题,也能给他们一条活路。”
“而且孙儿已经想好安抚政策:每户分二十亩良田,土地归他们永久所有;免除三年赋税,让他们能安心耕种,不用担心里外受穷;还免费赠送粮种和农具,从土豆种薯、玉米种子,到锄头、犁铧,都由朝廷统一发放,连路上的口粮都由驿站供应。这样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