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反对移民!老朱与太子标的理由!(2 / 3)

加入书签

百姓们肯定愿意来,辽东也能尽快发展起来,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成为大明的北方屏障,抵御草原部落的侵袭。”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的暖意仿佛瞬间被抽走,陷入一片沉寂。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片刻后,语气骤然严肃:“高炽,这移民的事,绝不可行!”

    朱标也适时开口,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你们年纪轻,或许对洪武三年的山西大移民印象不深,但我与你皇爷爷,这辈子都忘不了。当年为了填补中原战乱后的人口空缺,朝廷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规矩强制迁徙,数十万百姓背井离乡,一路上饿死、病死的人能堆成山。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去山西巡查时,看到有农户为了不与妻儿分离,宁愿用镰刀砍断自己的手臂,说‘成了残废,朝廷就不会迁我了’;还有个白发老人,抱着自家的老槐树不肯走,最后在迁徙队伍出发前,一头撞死在了树根上……”

    说到这里,朱标的声音微微发颤,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里满是隐痛:“那些日子,沿途的荒坟从山西一直连到河南,驿站的墙角下全是百姓丢弃的破衣烂鞋,夜里总能听到流民的哭声……这事过后,我与你皇爷爷常半夜惊醒,总觉得对不住那些受苦的百姓。”

    “移民从来不是简单的迁人,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是成千上万条人命,这口子一旦开了,谁知道会不会再出当年的惨剧?”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目光落在两个孙儿身上,语气沉痛又坚定:“你大伯说得没错,当年是实在没办法——中原千里沃野没人种,百姓要么饿死,要么沦为流民,迁徙是不得已的选择。”

    “可现在不一样了!天下太平,百姓好不容易能在自家田地里安稳过日子,美洲的粮种刚推广开,河南、山东的农户正忙着翻地播种,就盼着秋收能多收些土豆玉米,让家里的孩子能顿顿吃饱。这时候要是强行迁走他们,不仅毁了他们的生计,还会打乱全国的粮种推广节奏,万一粮食减产,引发饥荒,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再者,辽东缺人,也不是只有移民一条路。”朱标缓了缓语气,耐心解释道,“你们在辽东不是收服了不少外夷部落吗?那些女真、蒙古部落里,有的是身强力壮的青壮,他们世代生活在辽东,熟悉这里的气候、水土,知道哪片土地适合耕种、哪片山林有可利用的资源,本就是天生的劳动力。你们可以挑选那些愿意安稳生活的青壮,集中起来教他们用铁器农具——比如怎么用铁犁翻地、怎么用镰刀收割,再教他们大明的耕种技术,比如土豆的切块播种、玉米的田间管理,等他们掌握了技能,分到小块土地让他们耕种,既能让他们自食其力,也能为辽东的粮田开垦添人手,比迁来不熟悉环境的内地百姓更省事。”

    “另外,军中每年都有不少因伤病或年岁大而退役的老卒,这些人跟着军队征战多年,懂纪律、能吃苦,还会些基本的防御技能。你们可以向朝廷申请,许他们到辽东定居,每户分三十亩良田,再给些安家银,让他们带着家人在边境堡寨附近落户。这样一来,他们既能靠耕种过日子,闲时还能协助堡寨守军巡逻、修缮防御工事,既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问题,又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力量,一举两得。”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