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欣慰!从反对到支持!(2 / 3)

加入书签

前化解。现在看来,移民辽东确实是眼下唯一能兼顾北方安稳与辽东开发的法子——既给北方百姓找了条活路,又能让辽东的土地活起来,还能加强边境防御,一举三得。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仔细谋划,绝不能再走洪武三年的老路,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老朱也欣然点头,眼中的赞许毫不掩饰——从最开始反对移民,到被说透人地矛盾与人口疯涨的隐患,再到如今认可这长远谋划,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朱高炽这胖小子的能力远超出同龄子弟。

    别的宗室子弟要么盯着眼前的封地利益,要么只会按部就班执行政令,可朱高炽却能跳出“解决眼前问题”的局限,透过粮种增产看到人口隐患,透过北方灾荒看到环境与人口的深层矛盾,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连朝中不少老臣都未必具备。

    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能看到问题,还能拿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自愿招募、沿途保障到辽东安置,每一步都考虑到了百姓的安稳与朝廷的风险,既避开了洪武三年的教训,又能兼顾北方安稳与辽东开发。

    这个小子,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让人出乎意料的见解,总能把看似棘手的难题,梳理出清晰的解决思路,这样的能力,怎能不让他这个皇祖父感到欣慰与赞赏?

    朱高炽见两人终于完全认可,心中大喜,躬身行礼时,声音都带着几分激动:“孙儿愿意全力协助皇爷爷制定详细的移民方案!从招募百姓的细则、沿途护送的路线,到辽东安置的村落规划、耕种的技术指导,每一步都反复推敲,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考虑到,确保百姓自愿前往、安全抵达、安稳定居,绝不让洪武三年的悲剧重演!”

    朱元璋看着朱高炽眼中的坚定,又侧头看了看身旁满脸赞同的朱标,缓缓点头,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好!那此事就交给你牵头。朕会下旨,让户部配合你调取北方三省的人口、土地档案,让兵部调拨护送的军队和所需物资。你先派人去北方三省摸清愿意迁徙的百姓数量,再去辽东细化安置村落与粮田的规划,务必把方案做细、做稳妥,不能有半点马虎。”

    他顿了顿,补充道:“待方案拟定后,朕再召集群臣商议,只要没大的疏漏,定下来后就立刻推进。此事关乎大明未来几十年的安稳,咱们得抓紧,却也不能急功近利。”

    朱标也笑着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你刚回京,不用急着一时。明日起,你先去户部熟悉北方三省的情况,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来问我。移民方案的制定,我也会帮你一起琢磨,咱们爷仨齐心协力,把这件关乎大明未来的大事办好,给百姓一个安稳,给大明一个长远。”

    朱高炽再次躬身,心中满是振奋:“孙儿定不辱使命!定让移民之事顺顺利利,既解北方之忧,又兴辽东之地,不负皇爷爷与大伯的信任!”

    此时,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从最初的坚决反对,到听闻人地矛盾危机后的凝重深思,再到如今达成共识、全力支持,朱元璋与朱标的态度转变,不仅意味着移民辽东之事迈出了关键一步,更意味着大明在开拓疆土与稳固民生的道路上,找到了一条长远可行的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