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火箭结构(1 / 2)

加入书签

最后一点引起了一些轻微的骚动,但领导点头表示理解:“你的请求都很合理,我们会儘快安排。至於保密问题,確实很重要,这个项目只对最高层匯报,其他一律保密。“

会议结束后,李铭被告知,三天內就会有一批核心专家到位,一周內完成团队组建,同时在西北选址建立发射基地。

……

西北戈壁,一片看似荒凉的平原上,短短一个月內拔地而起了一座简单的科研基地。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事设施,但內部却暗藏玄机。地下有大型实验室、设计室和生產车间,地面则建有几个偽装成仓库的组装厂房和一个初具雏形的发射场。

基地最大的会议室內,300多位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来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他们中有的是力学专家,有的是材料科学家,有的是电子工程师,还有的是火箭推进系统专家。很多人都参与过“天启计划“,亲眼见证了李铭缔造的科技奇蹟。

当李铭走上讲台时,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专注地看著这位传奇人物,期待他为这个神秘项目揭开面纱。

李铭环视一周,脸上带著自信的微笑:“同志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共同完成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將龙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会议室內爆发出一阵惊呼和议论声。虽然很多人已经听说过这个项目,但亲耳听到总设计师確认,还是令人震撼。

“我知道,这个目標听起来很疯狂,“李铭继续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成功发射过卫星。白头鹰国和北极熊国虽然有类似的研究,但他们距离实际发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我们,龙国,將成为第一个!“

他顿了顿,看著台下的每一张脸:“我不会欺骗大家说这很容易。相反,这將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我们需要攻克火箭推进、轨道计算、材料科学、电子控制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但是,“他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集中全国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年轻的科研人员眼中闪烁著激动的光芒,但李铭也注意到,一些年长的专家脸上仍带著犹疑和担忧。

“我看到有些同志还有疑虑,“李铭坦然道,“这很正常。作为科学家,保持怀疑精神是好事。但我想说的是,这个方案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基础上的。“

他走到黑板前,迅速画出了火箭和卫星的基本结构图:“这是我们的目標——一个两级液体火箭加上一颗简单的卫星。表面上看很复杂,但如果我们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每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李铭转身面对大家:“未来三年,我们只做两件事——火箭、卫星,其他一切都为它们让路!“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三年后,当我们的启明星一號点亮东方的天空,全世界都会看到,龙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话音刚落,会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年轻的工程师们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高呼“启明星万岁“、“李总师万岁“。

然而,在人群中,李铭注意到了几位老专家交换的眼神。他知道,要真正贏得所有人的信任,光靠演讲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实际行动和技术成果来证明。

会议结束后,李铭特意找到了几位持保留意见的老专家,其中包括从北极熊国留学回来的推进系统专家王教授。

“王教授,我理解您的担忧,“李铭诚恳地说,“但我希望您能给这个项目一个机会,给我一个机会。“

王教授摇摇头:“李总师,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而是担心我们的工业基础。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