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与新茶(1 / 3)
御书房偏殿,窗明几净,相较于正殿的庄严肃穆,这里多了几分雅致与生活气息。
沈清弦步入殿内时,便见一道窈窕的身影正立于窗前,望着窗外一株开始染上秋色的海棠。
听到脚步声,萧如玉转过身来。
萧如玉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襦裙,外罩月白纱衣,发髻简单绾起,簪着一支素雅的玉簪,妆容清淡,却更衬得萧如玉眉眼如画,气质恬静。与沈清弦记忆中那个略带娇憨的少女形象,似乎有些不同了。
“臣女萧如玉,参见陛下。”萧如玉盈盈下拜,礼仪无可挑剔。
“郡主不必多礼。”沈清弦虚扶一下,走到主位坐下,“听闻郡主得了新茶?”
萧如玉起身,唇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示意身后的侍女将一个精致的紫砂陶罐奉上。
“是,陛下。这是臣女庄子上自己种的秋茶,用的古法炒制,量不多,但味道还算清冽,特送来请陛下品尝一二,也算……换换口味。”她的话语轻柔,带着一种不疾不徐的节奏。
沈清弦示意李德全接过茶罐。“郡主有心了。”她打量着萧如玉,试图从她平静的面容下看出些什么。
萧云墨的堂妹,在这个敏感时期频繁入宫,绝不会仅仅是为了送一罐茶叶。
“陛下近日操劳,臣女入宫时,见陛下御书房的灯火常亮至深夜。”萧如玉在一旁的绣墩上坐下,姿态优雅,“可是在为朝政烦忧?”萧如玉的目光清澈,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并不让人感到冒犯。
沈清弦端起宫娥刚奉上的、用新茶冲泡的茶盏,氤氲的热气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雅香气扑面而来。
沈清弦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茶汤入口微苦,回味却甘醇绵长,确实与宫中常饮的贡茶风味迥异。
“国事千头万绪,总要一一理清。”沈清弦放下茶盏,语气平和,“烦忧谈不上,只是需多费些心思。”
萧如玉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沈清弦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臣女虽深处闺阁,也听闻近日朝堂之上,陛下提出了一项名为‘国债’的新策,引得议论纷纷。”
萧如玉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家兄……摄政王回府后,虽未曾多言,但臣女观其神色,似对此策……颇为沉吟。”
沈清弦心中微动。萧如玉这话,看似闲聊,实则透露了两个信息:其一,她并非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其二,她在暗示萧云墨对此事的态度并非简单的反对,而是持重的思考。
“哦?”沈清弦不动声色,“摄政王为国操劳,深思熟虑是应当的。却不知郡主对此策,有何看法?”沈清弦将问题抛了回去,想看看这位郡主会如何回应。
萧如玉似乎没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