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抽刀断水水长流(二)(2 / 6)
“往龙潭驿去。” 老妪的声音嘶哑,“你爹在那儿等了你三年。”
船行至夜半,水面泛起诡异的磷光。林夏趴在船舷上,看见水底沉着数十具骨架,颈骨处都插着半截断箭 —— 那是朝廷密探的专用箭簇。
“当年你爹发现漕运夹带军械,被诬陷通匪。” 老妪摸着船板上的刻痕,“我们这些漕帮的老弟兄,护着他躲进了龙潭驿。”
沈砚秋突然指着前方:“那是驿站的灯笼!”
岸边的古驿道旁,悬着盏褪色的气死风灯,灯影里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林夏握紧断水刀,看见那人转身时,腰间挂着的正是父亲的那枚虎头腰牌。
“夏儿。” 那人声音哽咽,鬓角的白发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断水刀 “当啷” 落地,林夏望着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突然想起幼时父亲教她练刀时说的话:“真正的好刀,不是用来杀人的。”
驿馆的油灯下,父亲展开那幅完整的漕运图。在黑风口的位置,赫然画着处地下密室的剖面图。
“那些木箱里装的,是准备运往西北的兵器。” 父亲的手指重重敲在图上,“王推官背后的人,想借漕运之便私通叛军。”
沈砚秋突然按住腰间玉佩:“我知道是谁。” 他解开玉佩的夹层,倒出半张纸条,“这是我在父亲遗物里找到的,上面的字迹,与军机处的密函如出一辙。”
林夏看着纸条上的 “年” 字,突然想起历史课上讲到的那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
三日后的重阳节,沂州城笼罩在薄雾中。林夏换上漕帮的水靠,将断水刀藏在船桨的夹层里。父亲和沈砚秋带着漕帮弟兄埋伏在黑风口的溶洞里,只等王推官的船队经过。
当第一艘盐船驶入峡谷时,林夏突然将船桨插入水中。断水刀破水而出的刹那,她看见船头站着的并非王推官,而是个穿黄马褂的中年人,腰间的珊瑚朝珠在雾中泛着红光。
“果然是你。” 中年人抚着胡须轻笑,“林镖头的女儿,刀法竟比你爹还狠。”
林夏的刀停在半空。她认出这人 —— 去年在济南府的茶楼里,曾见过他与盐商头目密谈,当时他自称是京城来的绸缎商。
“年羹尧的人,果然无处不在。” 父亲的声音从溶洞里传来,数十支火箭同时射向盐船。
激战中,林夏的断水刀劈开了货舱的铁锁。当她看清箱中物事时,突然浑身冰凉 —— 那些根本不是军械,而是数百个贴着封条的骨灰坛,每个坛口都插着根漕帮的令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