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给刘如意取字(2 / 4)
往楚地,拜师项羽,学习武艺。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项羽向他传授武艺的时候,显然没有藏私。
于是到了“三年之约”的时候,陈直正是身体发育的时候,个子猛窜不说,手臂和腰腹都壮实起来,加上跟着项羽学习,功夫练得不错。于是项淇与他鏖战数十回后,因为体力不支败下阵来。
只是从他到郢都的那一年多时间里,与项淇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两人儿时的那些小仇小怨,早就灰飞烟灭,反倒让不打不相识,感情迅速升温。
在陈直十五岁那年,刘乐写信送来,郑重地和自己讨论起直儿和项淇订婚的事宜。
陈直和项淇两个小辈都情投意合,自己难道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于是在大汉二十二年的时候,陈洛与项羽正式结为了亲家。
显然,项羽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婿也是相当满意,常常在书信之中对陈洛夸赞道,“汝子有吾七分勇武,学去了吾十成武艺”。
这个评价相当之高,等于宣布说整个大汉能在正面打过陈直,恐怕不过一手之数。
相比起兄长来说,陈鲁就有些声名不显。
当然,陈洛对于这个小儿子的关心并未减少。
相比人人夸赞的直儿,内敛的陈鲁的天赋显露在不经意之处。
在墨家弟子中,陈鲁不知何时成了年轻一辈里声望最高者。
起初,陈洛还以为这与自己有关,毕竟作为名义上接近墨家巨子般的存在,陈鲁想要借父亲势,非常容易。
不过他去具体了解一番,发现陈鲁完全是靠着本身实力做到的。
墨家在大汉二十年至大汉二十五年中间,在农具方面贡献了一百九十六条改良方案,其中七十三条是由陈鲁提出,超过三分之一。
这还仅仅是农具改良这一方面。
要知道墨家当前可是有二十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陈鲁在十六个方向上都有所建树。
如此惊才绝艳,陈洛甚至有产生过怀疑。
是不是有人想将自己这个小儿子当成棋子,通过他发布这些成果,借此拿捏住他的命脉,待到未来陈鲁掌控墨家,那人顺理成章当上幕后主使。
为此,自己特意在闲时向刘如意告假,偷偷回了阳夏一趟。
当陈洛看着陈鲁穿着灰布衣服,身旁摆放着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工具,在木堆和铁石间来回穿梭时,完全相信那些改良建议是由鲁儿提出。
自己在他身上看出了匠心。
要知道拥有匠心的工匠,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创造受到他人染指,更不会允许名声被玷污。
何况不少墨家弟子纷纷表示,陈鲁在锻造的手法上,已经超过了不少老秦墨了,更是冠绝年轻一辈。
虽然陈鲁年龄不大,可基本所有墨家小一辈的弟子,都心悦诚服地尊称他为大师兄。
而且让陈洛最为欣喜的,便是自己这个次子并非只会模仿前人,做到了开辟自己的一条道路。
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到死也只能是一个好的工匠,绝对担不起大师的头衔。
陈鲁在尚未及冠的年纪,便开始改良之前的工艺,显然已经跳出窠臼。
对于这个小儿子,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了,如果未来没有意外的话,那自己会选择把墨家交到陈鲁的手里,让其掌握这支强大而有隐秘的势力。
陈洛不担心鲁儿以后的发展,反倒忧虑起他的婚姻大事。
陈鲁每天就泡在自己的工作坊内,整日与那些木头与工具打交道,别说接触女子,就是与人交际的范围,都仅限于亲人和墨家弟子。
这放到后世,不可是妥妥的一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