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西川征伐 碧血丹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蜀道之难(4 / 6)
第一个士兵颤抖着,将脚尖小心翼翼地探入那冰冷的石孔,手指死死抠住石壁上任何一丝微小的凸起,整个身体像壁虎一样完全贴服在崖壁上,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下面是翻滚的云海,看一眼便头晕目眩。
一个人失足,他甚至来不及发出长长的惨叫,身影便瞬间被云雾吞噬,许久之后,才传来一声微不可闻的闷响。
这条“路”,成了所有郑军将士的梦魇。他们必须抛下所有军人的尊严和勇气,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本能。整整一天一夜,大军才全部通过这短短百余丈的“虎口岩”。掉下去的人,数以千计。通过的每一个人,精神都几近崩溃。
正如李太白诗云: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经过如此磨难,当大军最终拖着疲惫不堪的躯体,穿过最后一道幽深的峡谷,眼前豁然开朗时,他们看到的,却不是希望的平原。
而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巨门。
两座如同被巨斧劈开的千仞绝壁,左右对峙,形成一道巨大无比、仿佛直达天庭的天然门阙。在这“门”的唯一缝隙处,一座雄关拔地而起,城墙与山岩融为一体,色如铸铁,高不可攀。关楼之上,旌旗密布,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刀枪的寒光刺破雨幕,森然欲搏人。
关前,是仅容一辆战车通过的狭窄道路。
它沉默地矗立在天地之间,仿佛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于那里,亘古不变,阻挡着一切来自北方的窥探与野心。
所有的艰难,所有的牺牲,五丁关的血战,泥泞中的挣扎,虎口岩的恐惧……仿佛都是为了将他们引到这尊巨神面前,做一个了断。
军中一片死寂。只有风声、雨声,和无数人压抑不住的粗重喘息声。
无需任何地图,无需任何指引。每一个看到它的人,灵魂深处都会立刻浮现出它的名字——
剑阁。
它不是一座关,它是这片山川意志的化身,是蜀地最后也是最坚固的魂魄。
穆明锐策马立于阵前,望着这座仿佛不可能被凡人攻克的雄关,良久,缓缓摘下了已被雨水浸透的头盔。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无尽的疲惫,和一丝深藏的、几乎令人绝望的凝重。
“军需官……我军还剩多少……”
“仅剩九万三千余……”军需官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小。
“听不见!”
“九万三千人……”声音略微提高,却依旧没有底气。
十三万大军,一路损兵折将,从八月开始至。如今的十月下旬,仅剩下九万三千人的劳累之师,大军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