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婚(上)(1 / 2)

加入书签

别说谢迟望急,赵尔忱也有些恨不得早点到成婚的日子了,和心上人成婚真是一件让人迫不及待的事。

在两人的期盼中,八月初六可算来了。

辰时三刻,永安侯府外已列开十里仪仗。

赵尔忱身着陛下特批的绛纱袍和玉带,玉带扣是成色极佳的羊脂玉,上刻“永安”二字。

她立于高头乌骓马前,这些年没什么用武之地的侯府长史终于有了存在感,长史捧着鎏金托盘上前,盘中放着结发梳、迎亲令牌,还有一枚雕着“赵”字的白玉佩。

“侯爷,吉时到。”长史恭敬道。

赵尔忱接过令牌,抬手将玉佩系在衣襟内侧,这玉佩昨夜谢迟望差侍从送来的,还附上一张字条“戴上它,早些来接我。”

谢迟望这个人,真是急不可耐……

赵尔忱摸着自己滚烫的脸颊,要不是顾忌在众人面前,她都要傻笑出声了,自己何尝不是急着和心上人结为夫妇呢。

不行了,赵尔忱努力按捺住要飞上天的嘴角,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娶媳妇,原来娶媳妇是一件让人这么快乐的事。

赵尔忱翻身上马,身后卤簿仪仗即刻动起来,两对金瓜钺斧手开道,旗手紧随其后,八面大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再后面是鼓吹手,笙箫笛管齐鸣,引得沿街百姓驻足围观。

行至半路,钦天监博士骑马赶来,递上一只锦囊:“侯爷,公主府那边传信,说长公主梳妆时,凤冠流苏缠了三回,是吉兆,特让臣送‘缠喜线’来,待拜堂时给公主系在腕上。”

赵尔忱故作镇定的点点头,其实她没听懂缠喜线是什么,宫人讲这段典故的时候,她的思绪被谢迟望的书信给干扰了。

不过是谢迟望给她送来的,那一定就是好东西。

赵尔忱接过锦囊,摸到里面细软的红绒线,嘴角再次忍不住扬起来,她就知道,谢迟望这家伙会变着法找机会勾搭她。

其实她还真冤枉谢迟望了,缠喜线是习俗,不是谢迟望有意勾引。

同一时辰,清和长公主府内已是一片喜庆红,四处张灯结彩,今日谢迟望从公主府出嫁,在永安侯府生活六个月后,还会再返回公主府长住。

不过谢迟望这人对公主府没什么执念,只对赵尔忱有执念,婚后一直赖在永安候府不回,这就是后话了。

谢迟望坐在梳妆台前,萧贵太妃亲自执梳,替他梳理长发,口中念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但愿她的阿迟也能和其他人一样,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婚姻美满幸福,他父皇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面前的铜镜是圣上赐的菱花镜,映出他身着翟衣霞帔,青色翟衣上绣着九对展翅的翟鸟,霞帔缀着珍珠串成的喜字,走动时叮当作响。

谢迟望满意的看着自己比往日更加出色的盛世美颜,心想今晚定要迷得赵尔忱起不来床。

宫女替他戴上九凤金冠,冠上每只凤凰的喙都衔着一串东珠流苏,刚戴好,谢迟望便忍不住偏头,怕流苏晃着眼睛。

萧贵太妃见了,嗔怪着揪他耳朵:“都要成婚的人了,还这般任性。”

她说着从身后丫鬟手中的木盒取出一支赤金镶红宝石的步摇,替他插在鬓边,不无怀念的说道:“这是你母妃我当年进宫时,你皇祖母赏给我戴的。今日给你,盼你与赵尔忱,如你皇祖母与皇祖父一般,岁岁相守。”

隆慧帝虽好管闲事,但与发妻却是夫妻情深,恩爱到白头,算是帝后婚姻的楷模。

谢迟望刚想说些什么,就见侍女捧着霞帔上前,那霞帔绣着并蒂莲,边缘滚着金线。

他伸手就要接过来,却被萧贵太妃按住:“先别急,你皇兄还在正厅等着呢。”

果然,不多时,内侍来报“陛下驾临”。

谢迟望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