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无证之罪(1 / 3)
金陵的十月,秋风裹挟着秦淮河的水汽灌入内阁值房的雕花窗棂。
左相诸葛明端坐在黄花梨木案后,手中茶盏升起袅袅白雾,遮不住他眼中锐利的审视。
&0t;左相,下官已查明楚州之事。
&0t;刑部左侍郎刚峰拱手而立,风尘仆仆的官袍下摆还沾着泥土。
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0t;燕山伯张克无罪。
&0t;短短七字,掷地有声。
刚峰面不改色,将文书呈到诸葛明案前:&0t;这是楚州七个县平反冤狱的案卷,每一桩都有周汝贞的巡抚大印。
&0t;
他翻开最上面一册,&0t;豪绅奸杀农妇,反诬其夫殴毙。
&0t;
又翻过一页,&0t;白沙县失踪的孩童,实则是知县小舅子拐卖炼丹——周汝贞的巡抚大印就盖在结案文书上。
&0t;
&0t;这些小事与本案何干?&0t;司马藩打断道,额角青筋跳动。
刚峰抬眼,目光如刀:&0t;证明燕山军在楚州所为,皆得巡抚授权。
&0t;
他又取出一叠证词,&0t;卑职走访案件其中三县,百姓对楚州巡抚周汝贞赞不绝口,说他&039;清如水,明如镜&039;。
&0t;
兵部左侍郎曾仲涵凑过来翻看证词,眉头越皱越紧:&0t;这与周汝贞在奏折中所言截然相反。
&0t;
司马藩脸色铁青:“那抢印之事——”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刚峰接下来的话:&0t;荆州府上下官员一致供称,巡抚大印是周汝贞自己带出衙门,非燕山军抢夺。
&0t;
他直视司马藩,&0t;大人以为,燕山军能在不动武的情况下,从重兵把守的荆州府巡抚衙门抢走大印而不留痕迹吗?&0t;
刚峰打断他,“根据荆州府各级官吏供述,巡抚大印是周汝贞亲自带出,非燕山军所抢。”
值房内一时死寂。
诸葛明的手指轻轻敲击案面,节奏如更漏。
司马藩脸色由红转白,抓起荆州知府马砚舟的供词细看。
【证词:周巡抚携燕山军返衙,亲取大印,拒属官随行。
】
&0t;还有卫指挥使张诚的证词。
&0t;
刚峰又递上一份,&0t;他说自己的眼睛是打猎时被树枝所伤,所谓&039;燕山军所害&039;纯属子虚乌有。
马知府与他也从未随周巡抚去过燕山军营。
&0t;
【证词:末将眼伤乃狩猎所致,与燕山军无关,所谓‘扣留’纯属捏造。
】
&0t;有意思。
&0t;张白圭突然笑出声,手指点着两份截然不同的供词,&0t;周汝贞说自己被扣在军营,可他的下属却说大印是他自己带出去的。
&0t;
刚峰又补充道,“若燕山军真强抢大印,为何不杀人灭口?为何不带走大印?反倒留印于人,等着被告?”
值房内骤然一静。
曾仲涵的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胡须,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说不通啊。”
他盯着证词,像是要从字缝里抠出什么破绽:“周汝贞和燕山军合谋‘清理冤狱’,事后怕被清算,反咬张克一口?”
司马藩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难道是……张克收买整个楚州官场?”
刚峰嗤笑一声,指节敲了敲案卷&0t;那只有一个解释——周汝贞在欺君。
&0t;
“砰!”
司马藩一拳砸在案上。
——整个荆州府的官员,竟像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