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改精髓传世千卷,夺詮释注我真经(2 / 5)

加入书签

或许我还会稍微思考一下。只可惜,如今的你早已失了自我,虽是记忆、性格、学识与底蕴都被投影出来,可终究是个傀儡罢了。”李易嘆了口气,毫不犹豫的向前踏出一步。

李凿神色如常,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只能说明李山长不修德行,乃失德之人!须知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他的话音落下復重之气从中蔓延而出,化作座座高山,里面有许多的德行规则,传出无尽低语,皆是对人的要求、约束、倡导!

德行如山!

这般汹涌呼啸,便与这虚幻的大地一起沸腾,要將儒道神整个的围拢、

包裹、封镇在其中!

李易的儒道神目光流转,视线所及,窥见那广大地与连绵山川,其实是无数学识、学问,更是那李凿人格的体现,宽厚博大,海纳百川!有將天下学问尽收胸中的志向!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当真是深厚底蕴!宽大胸怀!

2

李易见此,也忍不住感慨称讚,但隨即话锋一转:“只不过,你底蕴再是深厚,胸怀如何宽广,都只是个人的修养,读书为学即便只是用来完善自己,自然也是说得通的,可你既为一垫山长,自然要教书育人,要传道受业解惑,若只是一味的包容,不去透选归纳,不去去偽存真,无论是什么人,

什么作为、什么心性都囊括其中,又如何能给人指引前路,为学生弟子做出表率现在,你之心智为外力所摄,將自身的深厚积累尽数展现出来,却將最为珍贵的品质丟弃了!因此,此刻李君你是不完整!不如就由我来为你补全!”

面对大地闭合,方物收拢,他长啸一声,身上方象之影升腾变化,转眼就遍布各处,竟在李凿学问、文思衍生出来的大地上,显现出一道道模糊身影,其气质稚嫩,其心思纯净,赫然是那初踏求学之路的赤子学生!

不过,面对这不断闭合的大地,这群学生一时之间有如无头苍蝇一般,

陷入惶恐、迷茫,心念杂乱而恐惧,有如陷入迷途,不得出路!

“你这是.”

李凿见之,眼中闪过迷离之色,那被虚幻之界压制的本我、真我有了几分显现!

他在书塾中教学多年,见得这般为学少年陷入迷茫,难免会生出指引之心!

片刻之间,李凿心神动摇,念头摇曳,那虚幻之界加诸其念的种种外物,都在这一刻分离开来!

嗡!

下一刻,李易一步踏出,黑白两气交织,被他一指点出!

“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这“志据依游”之念瞬间便刺在李凿的本心之上!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施展於六艺之中!

“德乃准绳,却不是目的,约束和指导人的行为,却不该磨灭人的本心。”李易看著面前的敦厚长者,骤然问道:“李山长,还不醒来!”

嗡!

剎那间,那广大地崩解开来,与一道道学生虚影交织在一起,化作滚滚文思洪流,尽数灌入了李易这具儒道神之中,顿时这儒道神之內璀璨光辉,內蕴神光!

对面杏兴位中尚“多谢李山长,助我脱离外念束缚!更要多谢山长出言提点,令我明晰为师之心!『

顿了顿,他又道:!“方才李兄虽只是点到为止,但在为师劝学上,显然也是有很深的造诣的,不知可有论述”

“为师劝学”李易听得这四个字,心底就浮现出一位未来长者的身影,接著就道:“这些还是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