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改精髓传世千卷,夺詮释注我真经(3 / 5)
后再说吧,此时此地,並不合適。”
李凿点点头,其身形已是逐渐通透、消弹,却是这一缕被摄来的念头,
被李易点醒、又吞噬了文气后,已从虚幻之界的挟制中挣脱出来,要归於来处了。
不过,在这一道意念投影即將消散的最后时刻,他却提醒道:“李兄,
此行凶险,如吾辈这般被摄了一缕意念者眾多,这也就罢了,毕竟本我尚存,还可唤醒,可先前我迷迷糊糊之中,仿佛见得许多过往先人,其文思有如生前,竟也构筑其中,恐怕不是轻易能够动摇的,另外,那幕后主持之人,肯定不会因此善罢甘休,还望小心—”
说罢,他行了一礼,消弹不见。
“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李易收回目光,往前一看,那虚幻之界赫然已近在哭尺,仿佛是一片被薄雾遮盖的世外桃源,山川在目,勃勃生机,方物竞发。
却也有几道身影正行走於七彩匹练之上,如履平地。
“不过,过往先人的文思—这或许能解释这虚幻之界中雄浑至极的、
千百文思之气的来歷。”
呼呼呼念头落下,却有三道狂风呼啸而至,其中蕴含看三种德行之玄妙!
三德塾的山长王汾仙,一身白衣飘飞,宛如謫仙降世,乘风而来,口中道:“世有三德,一日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日孝德,
以知逆恶。李凿固然厚德为怀,却是得之片面,不明其中机要,被你三言两语所惑,失了学界之根基,只能重归尘土之中,再无前程与未来可言,但王某不同,三德作心,心智坚定,手段灵活,知晓进退善恶,不会被你的言巧语所迷惑!”
隨著其言升腾,自身竟慢慢脱离此间,有几分介於虚实真假之间,立於不败之地的意思!
不仅如此,更有一股坚定之意落下,要侵蚀李易之心,同化他的思想,
让他认同这些说辞!
“哦”李易眼珠子微微一撇,落在其人身上,笑道:“你的三德,与我所理解的不同,在我看来,至德当是厚德载物,其势至焉!敏德,该是与时俱进,其行变焉!孝德,当是尊祖爱亲,其心正焉!更何况,你对自身的三德之说如此自信,以至於有些自负,脱离此间,立於虚实之中,这就是脱离实际、远离群眾,困於自己编织的茧房中,却没听说过,物极必反之理吗”
话音落下,他这三德之说,与文思相合,同样加持於指尖,就朝那介於虚实的王汾仙一点!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阴阳五行流转,气理与儒道精神交缠,眾德行之言匯聚,宛如铸就千百书卷,便有一股深远而又庞大的德行气象,从李易的文思中蜕变出来,显露出万事万物对立统一之意境,隨著李易一指点出,立刻贯穿前方,理顺万事!
轰!
王汾仙的种种学说思想顷刻被衝击的支离破碎,其立身的三德之说,生生被李易从个人拔高到了大势、时代、传统等方面!不仅如此,其学说內核还被瞬间污染、扭曲、篡夺!
先以大势击碎,再用妙法鯨吞!
王汾仙一下子清醒过来。
“你—竟这般释经!你这分明是顛覆吾辈的三德之说,你这是要——”
李易看了他一眼,道:“辩经辩经,本就不是真要辩倒你这个人,而是要阐述自己的道理,要传播自己的思想,获得更多的支持!將你学说的內核抽出来,灌入我的精神,改造吸收,成为资粮、养料,让你无路可走,又有什么奇怪的”
王汾仙瞪大了眼晴,隨后满脸惊惧的彻底消散,一缕念头归於来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