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腥膻识刃方知礼,汉剑斩酋便扬眉(2 / 4)

加入书签

今日割一城,明日赔万金,养虎为患,最终只会让豺狼的胃口越来越大,让边关將士的血白流!圣贤书,应该在刀兵之后,教化胡风!”

这番话,字字如刀,更是点燃了殿中所有边军將领心头压抑已久的怒火!

“李留后所言极是!”快马加鞭、当先回来述职的哥舒翰忍不住出列,抱拳高声道:“末將镇守河西多年,深知胡虏秉性!畏威而不怀德!唯有刀兵加身,方能令其臣服!”

“正是!”亦有其他將领附和,“一味退让,只会助长其气焰!李留后此举,看似刚猛,实则是为大唐边疆爭得长治久安之基!”

武將们群情激愤,文官中亦有部分务实者暗暗点头。韦坚一党被驳斥得面红耳赤,一时竟难以再辩。

御座之上,李隆基冕下的眼神,幽深难测。

韦坚脸色铁青,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气血,声音反而低沉下来,带著一种痛心疾首的沉重:

“李留后!逞一时刀兵之快,岂是治国安邦之道今日你杀其大祭司,屠其贵胄,固然令回一时惊惧。然四夷诸国闻之,岂不人人自危,视我大唐如虎狼恩威並施方是王道!此等暴戾之举,坏的是圣朝百年仁德之名,断的是诸国归化之心!边疆治理,非独恃兵戈,更需怀柔远人,导其向善!岂能如你这般,一味蛮干!”

他身后数名文臣纷纷出列,齐声应和—

“韦尚书所言极是!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李留后勇武可嘉,然失之刚猛,恐遗后患!”

“治国当以德服人,以礼化之!”

面对这汹汹指责,李易却忽然笑了。

“韦尚书此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此言一出,韦坚等人皆是一愣,殿內气氛也为之一凝。

李林甫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御座上的目光似乎也锐利了一分。

所有人都知道,后面当有转折。

李易果然话锋陡转:“治理边疆,乃至治理天下,確实非独仗刀兵可行!”

他目光如电,扫过殿中群臣,最后钉在韦坚脸上。

“需有强兵以镊不臣!需有教化以明礼仪!更需有严明法度以定章程!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踏前一步,玄甲鏗鏘,气势迫人。

“敢问韦尚书,若我大唐兵锋不盛,如你方才所言,只知一味怀柔、退让、乃至割肉饲虎,那些四夷强藩,可会真心归化可会敬畏我大唐律法”

“若我大唐教化不行,礼乐不彰,纵有强兵利器,征服其地,可令其心服可使其民真正融入”

“若我大唐法度废弛,赏罚不明,纵有强兵教化,边疆官吏贪墨横行,苛待归化之民,岂非逼其再反”

一连三问后,李易的声音陡然拔高:“今日回使者跪在鸿臚寺阶前,非是因你韦尚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非因你等在此高谈阔论,以权术拉拢、利益安抚!而是因为本官在北地,用刀锋斩断了他们的爪牙,让他们知晓了何为大唐铁律!”

他的目光扫过眾人,冷冷说著:“你们今日在此,因他跪著,便觉他可怜,便觉我暴戾,便想著要安抚、要补偿、要惠泽医异族,以求一时之安!”

文武百官,表情各异,在这之前,他们纵知李去疾之名,却也不曾想到,第一次在朝会上,会听得如此言论!

“可还是方才说过的那个道理,若无本官在北地挥下的刀,他们今日会跪吗他们会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谈邦交吗”

一番论毕,李易又对韦坚等人道:“你们今日所为,不过是饮止渴!用暂时的退让、虚假的安抚,去麻痹他们,让他们积蓄力量!你们是在给后人挖坑!待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