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腥膻识刃方知礼,汉剑斩酋便扬眉(3 / 4)
日其元气恢復,而我大唐或因內耗、或因尔等绥靖之策自废武功之时—”
他猛地指向殿外鸿臚寺的方向:“那时,他们还会如今天这般,规规矩矩地跪在鸿臚寺阶前吗今日能为,何必要等后人为之”
“轰一一!”
整个含元殿,死一般寂静!
武將们呼吸粗重,眼中精光爆射,若非在御前,几乎要拍案叫绝!
文官中不少务实派和老成持重者,已是面色凝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韦坚等人脸色惨白,嘴唇哆嗦,想要反驳,却发现李易这番话如同铜墙铁壁,字字诛心,竟让他们无从辩驳!
李易最后环视一周,声音低沉下来。
“治理国家,非是空谈仁义,想要边疆长治久安,更非是关键时刻站出来动动嘴皮子,以权术拉拢,以利益安抚便能成事的!它需要刀锋去开闢道路,需要煌煌教化去凝聚人心,更需森严法度维繫秩序!”
他微微躬身,不再看韦坚等人,对著御座方向:“言尽於此。”
御座上,珠帘后的目光幽深如古井。
良久。
李隆基的声音缓缓响起,打破了这令人室息的沉寂:“李卿之言,发人深省。边疆治理,国之大事,当慎之文慎。”
他並未直接评判谁对谁错,只是淡淡道:“韦卿心忧国事,其情可悯。然李卿镇守北疆,自有其考量。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百官山呼声中,李易转身,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含元殿。
殿外阳光刺眼。
他抬起头,望向那巍峨宫闕深处。
血脉深处的悸动愈发清晰,与那道冰冷、死寂的目光遥遥呼应“长安——我来了。”
然后,他没有丝毫停留,径直朝著承天门方向走去。
几乎在他身影消失在承天门外的同时,关於朝堂上那场激烈交锋的消息,便如同投入沸油的冰水,瞬间炸开,以惊人的速度席捲了这座帝国的权力心臟!
“听说了吗那位范阳留后,在含元殿上把韦尚书驳得哑口无言!”
“何止!简直是当眾剥皮抽筋!句句如刀,直指要害!”
“回使者跪阶,竟被他硬生生说成了功绩!还说什么杀得不够多!”
“狂悖!何其狂悖!”
“嘘.慎言!此子可是单人踏破回王庭的主儿窃窃私语在朱紫公卿离宫的轿琴间、在宫门值守的金吾卫甲士间、在往来奔走的宦官间飞速传递。
惊疑、忌惮、厌恶、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交织在每一道投向承天门外的目光里。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越高墙,扑向长安城的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承天门外。
几匹风尘僕僕的快马疾驰而至,勒停在宽阔的广场边缘。
马上的骑士正是王翊之、卢珩、江时等范阳军旧部,他们日夜兼程,终於在此刻赶到长安。
几人刚跳下马,便见承天门內,那道熟悉的玄甲身影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
“留后!”王翊之眼晴一亮,带著眾人快步迎上,抱拳行礼。
眾人脸上都带著赶路的疲惫,但更多的是见到主心骨的激动和一丝忧虑一一朝堂上的风波,他们在入城时便听说了风声。
“辛苦了。”李易微微頜首,目光扫过眾人,“长安情势,路上可有所闻”
卢珩立刻上前一步,压低声音:“留后,朝堂之事,已有风声传出。韦坚乃太子姻亲,此番当庭受挫,东宫那边恐怕—.”他语带提醒,眼中满是关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