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把机会留给别人!(23)(4 / 5)

加入书签

看,观众是买账的。”

“现在对国产大片的批评声,确实渐渐少了,满意度更高了。这说明我们的大片战略,在督公系列这里,算是初步实现了升级。”

采访进入第二部分。

记者问道:“韩董,看着如今贺岁档几部国产片同台竞技,你来我往,票房全线飘红的盛况,你当时有没有想到中国电影也会有今天”

这个问题勾起了韩三平的回忆。

忆往昔岁月稠。

今年贺岁档确实出乎预料,《非诚勿扰》《嘉靖》《梅兰芳》三部破亿电影。

两个两亿一个一亿,而且《非诚勿扰》下画有可能破三。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档期能涌现三部破亿的电影。

这说明,银幕是限制,但不是完全的限制。

不是没有观众,而是电影质量没有达到。

不摸到,真不知道潜力如此大。

韩三平靠在椅背上,目光有些悠远:“想到了,但没想到有这么好!”

他说起一段往事,“大概十年前吧,我去韩国考察。晚上十点多,经过首尔的电影院,外面还是人声鼎沸,年轻人排着队。”

“当时我心里就觉得特别悲壮。”

“因为那时候在国内,很多电影院晚上门可罗雀,国产电影几乎没人看。”

他的声音振奋起来,“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中国电影也跟韩国当年一样了,甚至更热闹!”

他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

“1997年到2002年,是中国电影的低潮期。那段时间国产电影几乎被人抛弃。”

“但现在呢观众争相观看国产电影、华语电影,近六年来,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总体比例在下滑,单片票房也在下滑。”

“近三年来,美国大片在中国票房很难过亿,但中国电影票房过亿的越来越多,2008年,包括年度票房冠军《人在囧途》在内,一共有12部电影破亿,其中国产片占了八席!”

韩三平很是自豪,能有今天,有他的一份功劳。

“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了50亿元,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其国产电影的贡献超过66%以上,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

“刚刚过去的元旦贺岁档,票房总额突破7亿,春节贺岁档即将到来,《赤壁(下)》《疯狂的赛车》上映后,票房一定可以破十亿!”

“元旦、春节贺岁档期为今年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开门红。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大亮点。”

韩三平特别提到了改革开放的关键作用。

“加入wto之后,我们面临‘狼来了’的生存困境。但从2003年到2005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产电影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提高创作质量到推进国企改制,从鼓励民间资本到院线制改革,改革激发了中国电影的活力。”

“2002年,中国电影票房不足10亿元,国产电影产量100部左右,银幕1400多块。到了2008年,国产电影产量达到了416部,位居世界第三,银幕数也增加到4000多块。”

记者问到中国电影未来,以及电影建设体系。

展望未来,韩三平来了精神,他的方向非常明确。

“中国电影以后必须坚定不移走服务观众的道路。”

“过去我们有的电影是‘闭门造车’,对所谓‘艺术’考虑得多,对市场需求考虑得少。”

“现在和未来,我们必须与市场需求丝丝相扣。”

韩三平再次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