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 / 7)

加入书签

,大驾:代指皇帝,也代指朝廷。

    譬如:“关东诸侯皆上章,请车驾还京师。诏以来年春还都。”

    顺带解释几个字:

    薄:威胁,靠近、接近。

    如:进入。抵达。——“魏主如金墉城。”

    趋:急速。趋某某地。就是指快速赶往那个地方。

    三,概念。

    道路制:唐代,州、府以上的单位叫道。“道”和州县并无从属关系。合几个州为一军、一镇,和州县构成从属关系的是节度观察防御使、军府。宋朝在唐“道”的基础上仿置路。把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路”和府州县军监也不存在从属关系。与之构成指挥的,是设于路一级的宣抚使、提点刑狱使、转运使、常平使四司。又叫帅司、宪司、漕司、仓司。二者合称道路制。

    明朝在这个基础上改成了都指挥、按察使、布政使三司。是为三司制。一件事涉及多个单位,就从中央派员统筹,是为巡抚,办完走人。涉及多个省,就派总督。

    所以,行政区划上恢复郡县还是搞什么府、州、县、监这一堆,并不重要。

    有人说,主角搞郡县二元这不是在反古、开历史倒车?

    开什么倒车?反什么古?

    重要的是,分割地方权力、回收地方权力、调整地方权力格局。

    主角现在就在这么干。

    郡县,只是行政区划的调整。

    你要说用郡名是反古,“州”的称谓在上古就出现了,后世用州,是不是反古?县的称谓几千年了,现在还在用,是不是反古?

    同样的还有中领军,有人说这个是反古。拜托,中护军,都督某州诸军事,大都督,唐朝不也在用?护军中尉、护军校尉、上护军、护军,没在唐朝看见过?是不是反古?

    司徒、太保、司空,先秦的官,用了几千年。

    指挥使,旗官,唐朝的产物,明朝大行其道。

    汉朝的征夷将军号被小日子用到明治维新。

    唐朝的圣人、天皇、长安、洛阳被小日子用了千年。

    是不是反古?

    这种发言怎么带着一股“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味道?

    唐朝没有“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东西,官僚讲的是实用主义。唐朝三百年历史,产生了多少新东西,新官职,多少祖宗之法被废,被弃之如敝履。

    祭天:唐朝到底祭谁?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