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贵县乡村(3 / 3)

加入书签

而从庆丰村到红莲坪的路基本是山路,沿路贼寇丛生。

两条路的难易艰险程度不言而喻。

才走到石家所在的那帮村,彭刚就累得气喘吁吁,两腿发抖,感觉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不属於自己。

彭刚不得不在那帮村做短暂的停留,以恢復脚力。

那帮村村民对外来的陌生人十分警惕,直到有村民认出彭刚,才放彭刚入村。

这一点很正常,倒不是那帮村独有,彭刚沿途路过的村子对外来的陌生人都比较戒备。

无论是拜上帝教势力、团练势力、天地会势力控制下的村子,还是普通的村子都是这个样。毕竟现在是熟人社会。

上一世彭刚小时候,他们村的村民对进村的生面孔也会留个心眼。

在治安不好的年代,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是必要的生存之道,无可厚非。

石达开大抵已经入了贵县团练,村子里时常能够看到三三两两扛著长矛甚至是土銃的村民招摇而过。

那帮村人身上没有寻常团练身上的流氓习气,反而有那么几分正经民兵的味道,待人说话也比较和善。

这些村民,日后不是石达开麾下的战將,就是石达开的刀牌手。

那帮村水田较少,田地以旱坡地居多,本村最大的大户就是石家。

石家论底蕴和財力都要比庆丰村的第一大户周凤章家要逊色一些,石家宅院的房屋既有土坯房,也有砖瓦房,而庆丰村的第一大户周凤章家,院子和祠堂都是纯砖瓦房。

那帮村也確实要比庆丰村更加穷困。

不过那帮村村民的精神面貌比庆丰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好很多。

那帮村的村民明显更有活力和朝气。

这或许和那帮村村民都入了拜上帝教,精神层面的生活更加富足有关。

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光之国农村百姓与巴拉特农村低种姓的物质生活同样贫乏。

有主体思想注入的光之国农村百姓精神面貌明显要比巴拉特农村低种姓好一点也是一个道理。

来到石家院子的时候,乌泱泱一大群村民或是在院子里做礼拜,或是在舞刀弄枪、拨弄石锁强身健体,好不热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