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优势在我(2 / 3)
铁料,打几条拦江索还是绰绰有余的。
“铁索拦江!妙啊!”石达开击掌讚嘆道,“咱们这相当於关了黔江的水门,痛打閔正文这条落水狗!”
议定设伏地点,这场会议的目的基本达成了。
散会前,彭刚对杨秀清说道:“四哥,此战我们推举你为总指挥统筹作战,部署调度大军。”
彭刚现在是神天小家庭中的一员,对杨秀清的称呼自然也应该变一变。
正史中,神天小家庭的几个成员相互之间的称谓有两种,一种是某哥、某弟,一种是某胞(如清胞、达胞)。
较为私密的场合以及天国前期,某哥、某弟的称呼更为常用,在相对公开的场合,则倾向於使用某胞的称呼。
但在入主天京后,或许是成事后兄弟之间的感情淡薄了,流传下来的天国史料中,各王互称某哥、某弟的情况越来越少。
不同部署的大军联合作战最忌讳事权不一,令出多门,彭刚作出了表率,主动推举杨秀清为总指挥。
除了洪秀全和萧朝贵,所有的太平军决策层都到了碧滩汛。
彭刚虽躋身决策层,不过他的地位仅比石达开、秦日昌高,同韦昌辉不相上下。
杨秀清和冯云山在会內的地位都稳压彭刚一头。
和他们爭抢最高指挥权意义不大,抢到了也未必能指挥的动其他五军的部队。
权衡之下,彭刚还是主动推举在太平军內威望更高的杨秀清为这次战役的总指挥。
閔正文即將抵达武宣县城,杨秀清明白现在不是惺惺作態,客气推辞的时候,彭刚推举他为总指挥正中杨秀清下怀。
杨秀清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同时环顾四周询问道:“其他兄弟以为如何若无异议,这一仗就由我来指挥。”
石达开和秦日昌最先站出来表態支持杨秀清。
论功劳地位,他们都不如彭刚。
彭刚作为东道主都主动让出了指挥权,他们即便出手爭抢指挥权,也抢不到。
眾意难违,韦昌辉和冯云山略微一犹豫,也同意了由杨秀清来负责指挥此次战役。
杨秀清也投桃报李:“上万天军圣兵的调度,我一人也难以胜任,三哥(冯云山)和七弟(彭刚),可作我的副手,帮我分担些压力。”
散会后,得知彭刚主动推举杨秀清担任此次战役的总指挥,而不是主动爭取这一权力,罗大纲有些不满,找到彭刚抱怨:“咱们是东主,上万圣兵,吃穿都是用咱们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们理应听咱们的调度部署,军长你为何推举杨秀清为总指挥”
彭刚没有直接正面回答,更没有同罗大纲爭辩,只是反问了一句:“艇军和天地会因何难以成事”
罗大纲被彭刚问的无言以对,只是他仍有担忧:“万一杨秀清胡乱指挥呢”
“我太平军若连杨秀清都不会用兵,那就无人会用兵了。”彭刚回答说道。
“话虽如此,只是杨秀清精通陆战,不一定諳熟水战。”谢斌思忖片刻说道。
“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他们藉此机会削弱咱们,把咱们的部队用在最凶险的地方呢”
“若当真如此,这一仗就是我们与太平军合作的最后一战。”彭刚让罗大纲和谢斌宽心。
“我还是副手不是若他用兵之处有大谬,有借閔正文之手削弱咱们的举动,我又岂会坐视不理都宽心准备去吧。”
閔正文的人马一路拖拖拉拉,终於抵达了武宣县城外的码头。
计划於武宣县城短暂驻扎休整。
泊於武宣南门码头的江面上,一袭白色长衫,外罩石青大氅的閔正文走出船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