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优势在我(3 / 3)
,佇立於甲板之上。
閔正文身后的柳州协都司刘永清不解道:“閔军门,李孟群不过一介七品知县,军门乃从一品的大员,他何德何能岂劳军门如此敬重慎重”
閔正文却轻笑摇头道:“你懂什么这李孟群虽只是七品知县,却是湖北督粮道李卿谷之子。拋开家世不谈,他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一岁便被正式署任为知县,未来前程不可限量,与他交好,大有裨益。”
说著,他转头问道:“那两箱礼物,可备好了”
刘永清低声回道:“已藏在副舟仓中,都是金银锭与玉饰。”
“都给我拣上品,擦净血跡尘灰,別叫他瞧出晦气粗气。”閔正文万般叮嘱道。
待刘永清带著亲兵们收拾检查好两箱礼物,閔正文这才挪步下船。
李孟群早已穿戴整齐,立於南门之外恭候閔正文。
李孟群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却神情稳重,眉宇间不怒自威,与一般地方知县的气度迥然不同。
他乃当朝湖北督粮道、署按察使李卿谷之子,出身书香官宦,幼年便隨父官场行走,耳濡目染,眼界和气质自然是要高於寻常的知县。
“李大人。”閔正文拱手,口称“李大人”而非“李知县”,以示对李孟群的討好,“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聊表敬仰尊翁之情。”
一个从一品提督对七品县令低声下气,万般討好。
閔正文的行为著实让李孟群开了眼。
李孟群闻言,未动未笑,只微微皱眉,素闻广西提督喜欢討好文官,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李孟群素知广西官场的文官都只是对这位南疆提督表面客气,私下里全是在嘲讽他。
若閔正文真是肚子有墨水的儒將,他倒是不介意与之交好。
只是閔正文远未达到士大夫的文化素养,说到底也只是个粗通文墨的武夫。
閔正文这种硬融融不进的圈子的行为,並未博得李孟群的好感,反而引起了李孟群的厌恶。
心里想归这么想,不过閔正文好歹是一省提督,檯面上的客气与面子,李孟群还是要给的:“閔军门远道至此,百姓已多惊扰,何须再多此举”
閔正文笑而不语,只挥手示意刘永清打开木箱。
箱盖开启,露出箱中的金银玉器。
“沿江村寨的刁民,多通上帝会逆匪与艇匪,百姓藏金匿粮不交,本官便代天行罚,抄得数箱。念及李大人政声卓著,以表寸心。”
李孟群双目微敛,沉默不语,閔正文拍马屁的手段著实拙劣。
政声卓著他才来潯州府三个多月,並且这三个月都忙著招抚张嘉祥了,上帝会会匪起於他治下,上头不降罪就烧高香了,政声卓著个屁啊!
要不是事先知道閔正文的为人秉性,李孟群还以为这廝是专门挖苦他的。
他知眼前这些金银,並非什么逆匪之財,皆是从江边村民被洗劫而来。
李孟群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和金银过不去,终微微頷首道:“既然閔军门好意,下官不敢违拗。但这些物什,不可入私库,届时下官会隨报兵部乃剿匪所得,清册归武宣县官库。”
虽然李孟群不喜閔正文的为人,也不屑与之为伍。
不过眼下他想重新把武宣的团练办起来確实需要银钱,李孟群还是以走公帐的形式收下了两箱金银。
閔正文笑容稍滯,但隨即点头:“是本官想的不够周到,李大人果然秉公无私,正该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