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勃勃生机(4 / 6)
对方原来是绿营军官,登时火气就上来了,没能控制住情绪,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
“上官这位先生是站著说话不腰疼,你当我们没找过上官我的上官是清江协副將伊克坦布,他也是旗人,即使我的上官是汉人又如何敢忤逆旗人主子”王智冷笑道。
“我们殿下说得对,我们堂堂顶天立地的汉家儿郎,为何要奴顏婢膝地给满洲韃子当奴才都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受他们欺负凭什么他们八旗吃香喝辣,我们吃他们的残羹冷炙还要看他们脸色汉家江山的皇帝,凭什么让野猪皮的后人来做”
左宗棠见两人的对话已经擦出了火星子,急忙拉住了郭崑燾,示意郭崑燾不要再爭辩下去了。
正说间,一个灰布包头的老嫗朝打穀场走来,老嫗枯藤似的手攥著只扑腾的老母鸡:“养了三年的芦和这八个鸡蛋,同老总们换些稻米给我孙子熬粥喝,老总们换不换”
不断扑腾的老母鸡鸡爪上还沾著新泥,王智暂时將木碗搁在桌子上,迎了上去。
王智在这个村子已驻扎了五天,这位老嫗家里的情况他清楚,她家里虽有几亩薄田,不过为了省钱供儿子读书,全家都吃粗粮,王智收了鸡蛋,却没收芦鸡:“大娘,这芦鸡您就留著下蛋吧,蛋我们换,九颗蛋换三斤稻米。”
说著,王智示意伙夫称三斤稻米往老嫗的粮袋里装。
“使不得啊老总!”老嫗急得去捂袋口,“集上鸡蛋三文一个,稻米十五文一升,老总你给多了.”
“养鸡费粮,您老把下蛋的金疙瘩留著,这些天咱们为了搭棚子,也没少问您家借傢伙什,多的就当是我们租用您傢伙什的酬谢。”王智温声说道。
老嫗听王智这么说,不料一手抓著芦鸡,一手又捂粮袋,两手忙活不过来,袋口一落,伙夫倒来的稻米没接住,不少稻米漏到了地上。
场边喝完粥的三四个小兵箭步走了上来,这三四个瞧著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兵,蹲下身,仔细地將掉在地上的稻米拾起来,咧嘴露出虎牙说道:“阿婆仔细手!米粒扎人呢!”
老嫗欠身谢道:“老身活了大半辈子,见过不少从我们村过的总爷,可从没见过你们这么和善的总爷。”
这一幕左宗棠看在眼里,暗自腹誹什么“粤西教匪掠民粮以充军实。”,都是虚言。
粤西教匪吃大户是肯定的,但对待普通百姓,態度还是很好的,不然也不会得民心,这么多人愿意跟著粤西教匪造反。
要是进村的是绿营兵和外地团练,莫要说拿鸡和鸡蛋来换粮食。
刚进村,鸡和鸡蛋早进了他们的肚子了。
喝完粥,左宗棠谢过王智的招待,正要继续赶路,却瞥见官道旁刚立不久的告栏上张贴著一张名为《奉天討满清韃虏檄》的檄文。
左宗棠一行人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看完这篇出自彭刚之手的檄文,左宗棠表现得较为平静,觉得这是一纸中规中规的传统檄文。
长毛在檄文中所言,確实是实情。
驱逐韃虏,恢復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新朝的口號也算高明。
看得左宗棠微微心动。
就是不知道这篇檄文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创立新朝,另闢新天的能力。
郭崑燾则气得浑身发抖,低声暗骂大逆不道。
看罢檄文,左宗棠转身回到打穀场,找到正在打穀场上训练新兵的王智:“不瞒著这位总爷,我们是受北王之邀,前往零陵一晤,奈何盘缠在长沙让土匪劫走了,能否劳烦诸位送我们一程”
说著,左宗棠向王智出示了彭刚的信件。
王智一脸狐疑,上下打量著左宗棠又看了看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