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勃勃生机(5 / 6)

加入书签

王智虽认得些简单的字,不过彭刚的字跡他委实认不出来。

只得寻来二期学员出身的副连长,让副连长看看这是不是彭刚的字跡。

副连长览阅毕信件,字跡確实有点像彭刚写的,只是还不敢確定。

但当他看到信中的两副简略的小舆图时,副连长很篤定地点点头:“確实是北王殿下笔记,尤其是这地图,北王给我上课的时候,在黑板上画过世界地图,世界地图的轮廓,我还有些印象。”

確认了信件的真偽,王智二话没说,安排一个组的士兵,护送左宗棠一行人前往衡山县。

驻扎于衡山县县城的暂十二营营长王虎威获悉此事,给左宗棠一行人安排了艘船前往衡阳,经由衡阳前往零陵。

左军控制下的衡州府,確实要比长沙府更有秩序。

而且短毛並没有像传闻中的那般,沿途捣毁各地文庙。

左宗棠路过衡山县县城和衡阳城的时候,特地去看了看两地的文庙。

这两处的文庙,短毛不仅没有捣毁,还派遣卫兵保护文庙。

根据沿途所见所闻,饶是对“粤西教匪”敌意较深的郭崑燾,也不得不承认,左军確实是一支纪律严明,於民秋毫无犯的义军,看上去具有干大事的潜质。

朝廷若再不振作,拘泥於成例,怕是很难剿灭粤西教匪,至少很难剿灭短毛。

左宗棠途经衡阳的时候,彭刚正在零陵城的永州府府衙內接待一批新近来投左军的成员。

隨著左军打下衡州府府城衡阳,《奉天討满清韃虏檄》张贴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

效果逐渐显现,现在来投彭刚的人,不仅只有天地会、矿工、贫农、流民这些底层劳苦大眾。

寓居衡阳城的湖南安化生员李汝昭,亲眼目睹了左军仪容后,认为左军乃王者之师,对君昏臣佞、结党营私、上下相蒙、勒索乡民、不顾百姓死活的清廷失望透顶的李汝昭果断投了彭刚。

经过考教,彭刚见李汝昭文笔很好,遂留在身边当文书。

除了李汝昭之外,还有四名境况和李汝昭差不多的湖南生员,十一名湖南童生来投效。

虽说尚未有举人功名以上的士子来投,可不管怎么说,还是开了个好头。

至少证明湖南士子並非全部都是满清的拥躉,对满清统治感到反感,愿意捨命一搏的湖南士子还是存在。

喜人的是水营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壮大。

善操舟船,諳熟湘江水文情况的衡州府祁东县归阳木材、粮米商人唐正才毁家紓难,带著四十余艘大小船只和三百余名水手来投彭刚。

彭刚让唐正才负责协助罗大纲、陈阿九招募本地水手,以为扩充水营做准备。

善於造船湖南人许斌升亦是带资入股,彭刚也將许斌升安置到了艇营,专门负责改造船只。

左军在永州府、衡州府两府的形势可谓是勃勃生机。

通过天地会成员提供的情报,彭刚已经知悉新任钦差大臣赛尚阿已经进驻湖南省垣长沙,正在拢兵,准备出剿太平军。

歷史上赛尚阿是太平军的老对手了,一路目送太平军从广西进军至江寧(天京)。

此公碌碌无能,指挥无方,胆小怕事,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並不知兵事。

赛尚阿是晚清典型的旗人大员。

如果没有旗人身份的加持,旗人又实在无人可用,钦差大臣的位置还轮不到他赛尚阿做。

从林则徐到李星沅、再到现在的赛尚阿,满清派来的钦差可谓是一位不如一位。

在战略上蔑视满清这个对手,不过在战术上还是要加以重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