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步入正轨(2 / 5)
梅县百姓两年赋税。我不希望我免的这部分赋税,全都便宜了黄梅县本地大户。”
彭刚清楚地主是什么尿性,他这边免了明年黄梅县的赋税。
恐怕消息一传回黄梅县,黄梅县的地主就要开始忙著加征明年的地租,把他免的赋税变本加厉地搂到自个怀中。
东殿从黄梅县带走的人为黄州府之最,部分黄梅县人还是主动加入太平军,说明此地是不错的兵源地。
彭刚免黄梅县一年的赋税,直接目的是为了得黄梅县的民心,以便日后在黄梅县徵兵。
他不希望此举白白便宜了本地大户。
“殿下是要减租”杨壎揣测出了彭刚的用意,面露难色,“自古政令难出县,强令民间减租,难如登天。”
“自古如此,便对么”彭刚冷声说道,“我今日就偏要坏一坏自古以来的破规矩。杨知县为黄梅县百姓请命,让我缓徵黄梅县的赋税,於减租一事却又推三阻四,莫不是觉得我比黄梅县大户好欺负”
“臣不敢。”杨壎赶忙说道,“不知殿下要减租多少”
“但愿你心口如一。”彭刚阴沉著脸说道,“最高收三成租,此事我会派些我的学生襄助你,侯继用也会帮衬你,你只管大胆放手去做。”
减租之策彭刚酝酿多时,是与耕者有其地並行的农地政策。
受限於人手,目前耕者有其地土地才在江夏县迈出清丈田地这一步,彭刚的目標是在明年春耕之前至少对江夏县一县完成均分田地之策。
政策全面铺开施行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想获得其他府县农民的支持,减租是最直接有效,让农民、尤其是佃农受益的政策。
“臣领旨!”彭刚態度坚决,又把话说到了这份上,杨壎只能硬著头皮接下这一差事。
杨壎走后,彭刚在西厅接见了来向他匯报江夏县清田进展的左宗棠。
江夏清丈田地一事,由左宗棠亲自督办。
清田的半个月来,左宗棠忙得冒烟,彭刚已经有七八天没见过左宗棠。
“江夏县近半田地清地制好丈册,正在誊抄留乡册,最多两旬时间,江夏县的丈册即可製成。”步入西厅,皮肤被晒得愈发黝黑的左宗棠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微微喘著气说道。
彭刚瞥了一眼左宗棠满是泥污的裤腿和衣袍下摆。
不消说,这些时日左宗棠定是在田间地头四处奔走。
“先生请坐。月余丈一县,照此进度,明年春耕之前,我们不仅能完成在江夏县均分田地,汉阳县亦可著手开始清地。”彭刚欣慰地点点头,对於这样的进度,他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
丈册即草册,鱼鳞册(地籍图)和归户册(赋税册)便是在清丈田地所製成的丈册基础上进行编制。
“一百四十多人负责清地,江夏县在殿下眼皮子底下,且江夏县多为无主之地,江夏县的田地清丈起来自然要容易。”左宗棠接过李汝昭递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茶水润喉。
“汉阳县承蒙殿下庇佑,被裹挟走的人少,汉阳的田多为有主之地,汉阳清地,绝没江夏县这般容易顺利。”
“此番清地,哪些人表现的亮眼”彭刚问左宗棠道。
目前彭刚治下大部分地区的官职仍处於空缺状態。各地秩序依靠当地驻防的军队维持,民政则由军官暂署。
军队执政地方,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彭刚不可能长期將地方行政权一直放手给军队。
各地的行政官员,最终还是要从江夏清地队这支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行政经验的队伍里拣选。
“总的来说,还是殿下学堂里出来的那四十人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江忠信和谭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