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不老实的汉阳士绅(1 / 3)

加入书签

第291章 不老实的汉阳士绅

周汝诚来回踱步,思忖良久,说道:“咱们周家以养鱼贩鱼起家,为父养鱼的手艺也没落下,咱们家少要些田,多换些鱼塘。”

“听凭爹爹做主。”周家兄弟异口同声道。

周家向来是周汝诚做主,以往周家的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也是靠周汝诚里外操持,他们对周汝诚的决定没有异议。

当然,两兄弟也清楚他们老爹的秉性,周汝诚向来强势,有异议他们也说不过周汝诚。

“你褡褳里装的是什么粥棚发的吃食”周汝诚的目光落在周济鸿鼓囊囊的褡褳上,忍不住吞咽了口口水,满怀期待地问道。

“不是吃食。”周济鸿打开褡褳,露出褡褳的几本书。

“粥棚发粥发粮的圣兵知道我们家读过书,发了这些书给我,让我们家閒时好生读书,说什么明年北王开科考试,会考这些书里头的內容。”

听到科考二字,周汝诚不禁眼前一亮。

他们周家家境有起色后,累世参加科举。

但江夏县科考竞爭十分激烈,考了几代人,也只他爷爷中了个生员。

到了他儿子这一代,只有周济深中了童生,周济鸿则是钱捐了个监生。

周汝诚信手拿起几本书略略翻了翻,看了几眼。

都是些关於舆地、算学、以及他不懂,带豆芽菜文字的书籍,书中也没有关於天父天兄的词句。

“先吃饭吧。”

周汝诚让周济鸿暂时先把书收起来,隨即收拾了些散落在院子里的废木料来到没有铁锅的砖灶前生火。

周济鸿把书放回房间后,拿出从镇里粥棚领到的六个拳头大小的红薯,放进灶膛烤了起来。

待红薯烤得差不多了,周家父子一人拿著一根比筷子略粗的木棍往红薯里一扎,將红薯从滚烫的灶膛里取了出来。

趁著凉红薯的功夫,周汝诚神采奕奕地向两个儿子讲述周家祖宗发家的往事。

周家祖宗的事跡在周家世代相传,每个周家家主都將祖宗的事跡掛在耳边。

周济鸿、周济深以前没少听周汝诚说祖宗发家的经歷,早听得他们耳朵都起茧子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不过这回周济鸿、周济深两兄弟听得格外认真,丝毫没有像往日一般,父亲一说起这些就显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因为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已一去难返了,不得不像他们祖宗那般,为生计而劳作奔波。

翌日清晨,周汝诚带著两个儿子,去见江夏清田队,向负责分田的图正表明他们家只要六亩中则水田,剩下的田额,全部都换成鱼塘。

负责东湖镇均分田地的是江夏清队二组图正王旭燾。

面对周汝诚提出的要求,王旭燾颇为意外,好奇地问道:“別家巴不得多要田,少要山塘芦地,你们家是头一家少要田,多要鱼塘的。”

王旭燾一旁的弓手陶振永提醒道:“养鱼可没种地安稳,没个三年打底,难见收益,你可想好了一旦登籍造册,不能反悔。”

“稟上官,草民想好了,绝不反悔,草民家祖上就是养鱼卖鱼的,圣朝雅政,给小民发田地,往后大傢伙的日子肯定过得红红火火,大伙日子红火了,就能吃上荤腥,届时草民的鱼正好长成,只怕是没出东湖镇,就被人买光了。”周汝诚忙不迭说道。

“你说话倒是中听。”

王旭燾埋首翻阅著册子,同几个本组的组员交头接耳,计议了一番,计议毕,达成一致意见,王旭燾指著半里外的一处鱼塘对周汝诚说道。

“田螺坑附近有口好塘,大小正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