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新贼老贼(1 / 5)

加入书签

第315章 新贼老贼

彭刚走向公案旁的太师椅,撩袍落座。

陈兴旺很有眼力劲,不等彭刚开口,便拿起钥匙打开书柜上的锁,从书柜中捧出一个上了锁的小楠木箱,开了箱锁,取出箱子內的几本蓝皮帐册呈递给彭刚查看。

“江汉潮宗四关牙帖、牙纪两费合计收了三百八十三万八千四百三十五两八钱四分。”陈兴旺对蓝色帐册里的帐目早已了熟於心。

“牙帖是一次性买卖,牙纪往后每年能收七十八万两上下。此二项收的全是银子。”

江汉潮宗为汉口开埠前,清代武汉三镇地区的税卡,为长江中游进出口货物的最主要徵税机构。

武昌称江关,汉口东称汉关,汉阳鸚鵡洲称朝关,汉西称宗关,遂以江汉朝宗四关相称。

得益於得天独厚的综合区位优势,江汉朝宗四关地处是內陆地区最大,税收最高的商关。

道光年间,江汉朝宗四关为清廷贡献的税收仅次於粤海关(广州海关)和江海关(上海海关),並且已经有了超越日渐衰落的粤海关的趋势。

二次鸦片战爭结束,列强的爪牙伸向长江腹地后,纷纷视江汉朝宗四关为长江流域最为优质的资產,选择在汉口划定租界。

晚清政府举借外债偿还赔款时,常以江汉关作为抵押担保。

汉口税务局虽然办公地设在汉口,但不只负责汉关的税收,其他三关的税收也由汉口税务局负责。

所谓的牙帖费,类似於现代的营业执照註册费或特许经营费。

通常一次性收取,费用的高低根据牙行所在的地区、经营规模和业务种类而定,繁华地区和大宗的商品(如粮食、丝绸、食盐)的牙帖费非常高昂。

江汉潮宗四关的牙帖费就是这样的地方,为內地牙帖费用最贵的商关。

牙纪费则类似於年费或营业税。

牙行或牙人在获得牙帖执照后,每年都需要向州府或者本身藩台缴纳的固定税费,以换取继续经营的资格。

故牙纪有时也被称为年捐或牙税。

其实陈兴旺此次收的江汉潮宗四关牙帖费、牙纪费,实际上只收了三关。

武昌的江关去年为洪杨等人所占据,彭刚接管武昌时,武昌的牙行、牙人已经不復存。

“继续说下去。”彭刚一面翻阅帐册,一面示意陈兴旺继续匯报。

陈兴旺清了清嗓子:“当下另外两项最大的稳定收入是关税和门摊税,关税值百抽五,门摊税值百抽三,按月收取。

虽然我殿所设税率要比清廷高,但我殿没有其他的杂项名目摊派於商民,更无本地游手恶霸居中为难,四关商民负担大减,敢於露白,交易量反增。

上月仅关银一项,便实收七万八千两;各业门摊税,实收三万二千两;另各类船钞、货税等杂项,约合六万八千两白银

上述的这些项目,银钱兼收,属下已將钱折银计算。”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感觉就是舒坦。

虽说江汉朝宗四关之一的武昌江关已经名存实亡,战事也对江汉朝宗四关的商贸往来造成了严重的衝击,但陈兴旺徵到税反而要比战前高。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江汉朝宗四关肥了哪些人不言自明。

杨秀清等人从总督衙署查抄出来的几十万两雪银,恐怕多数便来自江汉朝宗四关。

就这,还只是程矞采留在府邸里的银子,程矞採运回南昌老家的银子还没算上。

“收上来的银钱,早日押运到圣库去。”彭刚对江汉朝宗四关的大体收入心里已经有了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