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挥师长沙(1 / 5)

加入书签

第337章 挥师长沙

“天军一路所向披靡,连战连捷,根据最新的消息,辅王殿下已率北伐大军攻入河南怀庆府府治河内境内。”李汝昭如数家珍般地回答说道。

怀庆府治河内即后世豫北之沁阳,距天京城有千里之遥。

河内城位于黄河之北,打下河内城,说明太平军北伐军的主力已经渡过了黄河天堑,进入到了华北平原。

此时距离韦昌辉、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北伐军发兵北上也才过去两个多月。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从浦口、滁州一路打到豫北的怀庆府,确实称得上是所向披靡,进展神速。

彭刚与韦昌辉、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信息交流存在时间差。

彭刚这边获悉北伐军已下怀庆府治河内的消息,以北伐军长驱北上、疾驰幽燕的进兵方略,这会儿肯定已经进入到了山西,甚至是清廷腹心之地直隶境内。

“殿下,辅王、林丞相、李丞相他们沿途所克城池,连凤阳、亳州、商丘、朱仙镇这等紧要的大城池都不愿分兵留守,一味贪快北上,长驱直入,深入清廷腹地,恐非幸事。”黄秉弦闻言忍不住说道。

“辅王、林丞相、李丞相他们尽起辅、西二殿四五万精锐北伐,近来又裹带了不少安徽、河南的民夫随军北上。大几万青壮的人吃马嚼,每日所耗粮草甚巨。不仰赖天京方面的补给,一味依靠因粮于敌,就食于城,终非长久之计,风险太大。”张泽也认同黄秉弦的观点。

黄秉弦、张泽这两位北殿最为资深的参谋都不认为韦昌辉、林凤祥、李开芳他们的北伐军进展太快是什么好事。

北伐军一味图快,连沿途打下的大型城池都不愿派兵留守,旋克旋弃,连一条哪怕是较为脆弱的后勤补给线都不愿意维持,只顾往京师城方向莽。

这在素来重视后勤的北殿参谋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北殿这次在家门口西征,对临近的湖南用兵,光是筹措后勤物资,调兵遣将就筹备了两个多月,还特地征调了万余民夫搬运物资。

直至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同岳州大营的清军展开决战。

“因粮食于敌,就食于城是东王的意思,辅王、林丞相、李丞相他们即使不愿,也无能为力。快与稳不可兼得,东王选择了快。”彭刚继续询问李汝昭道。

“南王那边南下苏杭的进展如何”

韦昌辉在太平天国定鼎天京,杨秀清成立百工衙门之前,一直管理着太平军主力的圣库,负责太平军的后勤工作。

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皆是太平军一流的将领,后勤的重要性,他们几位不会不明白。

或许韦、林、李等人北伐暂未遭遇大挫,现在产生了轻敌冒进的想法,对未来的战事过于乐观,觉得可以很快打下京师,连沿途打下的大型城池都不愿意分兵留守,选择集中主力继续北上。

不过彭刚认为北伐军进展过快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杨秀清急于求成,定下的师行间道,疾驱燕都的北伐方略过于大胆冒进。

“南王与顶天侯他们南下的进展要比辅王、林丞相、李丞相他们慢得多。南王与顶天侯他们在拿下无锡之后,已下苏州。不过南王与顶天侯损兵折将甚众,需要休整一番,方能南下入浙攻打嘉兴府治秀水。”李汝昭回答说道。

比之北伐军,南王冯云山与顶天侯秦日纲这支南下入浙的南征队伍进展则要缓慢得多。

南殿的军事实力在各殿中本就不突出,唯一有点实力的胡以晃还被杨秀清挖角留在了天京,冯云山南征伤亡大,彭刚并不感到惊讶。

比之领兵作战,冯云山更适合留在天京梳理天国的内政,然而天京城内已经有了杨秀清,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