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繁缕研究院(1 / 2)

加入书签

现场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微风拂过的声音。

梅兴国目光投向不远处掠过的农田景象,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膝盖。

良久,他转过头,眼中闪烁着锐利而充满魄力的光芒:“好!好一个‘繁缕研究院’,好一个‘学术特区’!小陆啊,你这个想法,不是大,是宏大!更是切中了我们南江乃至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要害!”

他声音提高了几分:“我们现在不缺一般的科研人员,不缺重复性的论文产出,缺的就是你这种具有国际视野、敢于打破常规、能够引领方向的战略科学家和突破性的科研平台!南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转型升级靠什么?归根到底靠科技,靠创新,靠人才!你这个研究院,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

“土地!”梅兴国大手一挥,“南江区最好、最核心的地块,你看中哪里,省里出面协调,以最优惠的政策划拨给你们!要毗邻南大,方便学术交流,更要环境优美,让科学家们能静心搞研究。”

“资金!”他继续道,“前期启动资金,省财政、科技厅可以牵头,联合市里,成立专项基金,先期投入支持。但这只是‘引子’,更重要的是机制!你提到的理事会制度很好,可以吸纳社会资本、甚至国外顶尖大学或基金会参与,形成多元投入、可持续的运营模式。省里会全力支持你们探索这条新路,政策上,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切绿灯!需要省里协调国家部委的事情,我亲自去跑!”

梅兴国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小陆啊,我知道,你在其实在别的地方会有更好的待遇、更成熟的科研环境。但你选择了南江,这份赤子之心,我们绝不会辜负!省里会给你最大的信任和支撑。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非议,大胆地去干!南江就是要靠你这样的标杆,树立起一面旗帜,告诉全世界的人才,这里一样能诞生世界级的成果,一样能有顶级的科研沃土!”

他顿了顿,微笑道:“至于研究院长的重担,非你莫属。你是它的灵魂。我们希望,‘繁缕’能像它的名字一样,在南江的土地上扎根、繁衍、生长,最终枝繁叶茂,成为一棵引领华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参天大树!”

陆时羡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他深知,在国内建设这样一个理想中的研究院,将会面临多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难以预料的困难。

但梅兴国如此旗帜鲜明、魄力十足的支持,无疑给他注入了一剂最强的强心针。这不仅仅是资金和土地的支持,更是一种宝贵的信任和战略远见。

“梅书记,谢谢您!有您和全南江的支持,我有信心!”陆时羡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大承诺。

“我一定竭尽全力,将‘繁缕’建设成世界顶级的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不负厚望!”

......

接下的时间,南江省的反应极为迅速且果断。

由主管科技、教育的领导亲自牵头,组织了一个繁缕研究院筹建专项工作小组,连夜召开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服务好陆时羡和他的团队,并最大限度地将他的智慧、资源和影响力留在南江,转化为推动本省乃至全国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强大动力。

经过数轮高效且诚意满满的磋商,一个宏大而具体的构想逐渐清晰:共同在南江市最核心的南区,未来科技城的心脏地带,建立一所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的前沿生物交叉学科研究院-繁缕研究院。

“繁缕”,一种看似平凡却拥有极强生命力和适应性的植物。

陆时羡最开始选择这个名字作为抗病毒水稻种质的名字,其实没怎么多想。

但现在它已经有了新的寓意,那就是这所研究院无论在何种科研土壤中,都能坚韧不拔,蓬勃生长,结出累累硕果,也暗合了他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