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并购深耕,面试两人(5 / 6)

加入书签

,继续说道:“比如‘活力’饮料现在计划进入欧洲市场,财务规划上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先在英国、法国等核心市场小范围测试,投入1000万美元,观察6个月的销售数据,计算‘客户获取成本’和‘复购率’;第二步,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投入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现金流断裂。”

安德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思路正好契合唐·本杰明的“稳健扩张”策略。他又问了几个关于“跨国财务合规”和“成本控制”的问题,贝拉都回答得条理清晰,甚至还提出了“在欧洲设立区域财务中心,统一管理当地税务和财务报表”的建议。

“很好,贝拉女士,你的财务思路很符合贞观集团的需求。”安德烈在简历上画了一个圈,“接下来,我们聊聊薪资和岗位——我们希望你担任财务经理,负责‘活力’饮料项目的财务规划,薪资比你在以前公司高20%,还有项目奖金,你觉得怎么样?”

贝拉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谢谢安德烈先生,我很满意!我随时可以入职。”

贝拉离开后,第二位面试者内森·哈珀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比贝拉更沉稳。内森今年40岁,拥有纽约大学的税务法学博士学位,之前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税务总监,负责过多个跨国企业的税务筹划,正是贞观集团需要的“资深税务人才”。

“安德烈先生,您好!我是内森·哈珀。”内森递上简历,语气平静,“这是我之前为某跨国科技公司做的税务筹划方案,里面涉及了欧美、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税务政策,或许能体现我的专业能力。”

安德烈接过方案,目光落在“转让定价合规”这一章节——这正是贞观集团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活力”饮料在泰国、龙国设厂,集团面临着“不同国家间利润分配”的税务风险,而内森的方案里,恰好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转让定价,避免被税务部门认定为‘利润转移’”。

“内森先生,贞观集团目前在泰国和龙国有生产基地,美国有销售公司,这种‘跨国生产+跨国销售’的模式,很容易面临‘双重征税’的问题。”安德烈放下方案,身体微微前倾,“你认为,我们该如何设计税务架构,既能合规,又能降低税负?”

内森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地回应:“首先,要利用‘税收协定’——美国与泰国、龙国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我们可以在‘常设机构’的认定上做文章,比如将泰国工厂定位为‘生产基地’,美国销售公司定位为‘分销中心’,通过明确的功能划分,避免同一笔利润在两个国家被征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要合理设计‘转让定价政策’——比如泰国工厂向美国销售公司供应饮料时,定价不能低于‘成本+合理利润’,也不能高于‘市场公允价’。我们可以参考同行业的转让定价案例,制定一份‘转让定价文档’,提前向各国税务部门备案,这样即使被稽查,也有充分的依据。”

安德烈点点头,又抛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现在很多跨国企业会通过‘离岸公司’做激进避税,比如将利润转移到开曼群岛。贞观集团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内森摇摇头,语气坚定:“不建议这么做。第一,激进避税的风险越来越高——现在全球各国都在推进‘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对离岸公司的监管越来越严,一旦被认定为‘避税安排’,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要缴纳高额罚款;第二,贞观集团是新兴企业,更需要‘合规形象’,如果因为避税问题被媒体曝光,会影响品牌声誉,得不偿失。”

这番话正好说到了安德烈的心坎里——唐·本杰明一直强调“合规优先”。内森的税务理念,与集团的价值观完全契合。

“很好,内森先生,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