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三)(2 / 6)
蕲口……长江西岸的永兴、青山场院等残存县镇纷纷易帜,向北朝望风而降。
这些投降北朝的将领会受到如何处置暂且不提,所有人只知道,一夜之间,北朝的领土,竟直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沿着长江两岸急速向下蔓延,甚至半点不比他们的速度慢。
于是,败逃的船队甚至一度惧怕下游扼守鄱阳湖口的江州(九江)在听闻战报后,也会未战先降,甚而直接将他们堵住献给北军,故船队竟然不敢有片刻停歇,只能拼命赶路。
好在直到他们狼狈不堪的驶入江州水域,发现此地尚在南唐控制之下后,才勉强喘了一口气,而直到这个时候,身后无论是岸上还是水面的北军锋镝之声亦才堪堪止息。
经此一夜溃败与一路逃亡,曾经号称带甲数十万、横跨江淮,几乎掌控半壁江山的南唐,在蕲州境内,除了依托大别山余脉险峻地势而暂时幸免的黄梅城还未投降北朝外,以鄱阳湖为界,整个长江的中上游,竟已尽数失手!
而便是所谓的江东之地,随着吴越举国归附中原,李茂贞以奇师兵临金陵城下,整个江东,都直接被腰斩成两半!
此战之下,莫说是什么南唐震动了,假李和徐温在颠沛流离的船上合计了大半天后,二人面面相觑,才发现他们不仅不敢确定闽地是否依然效忠南唐,就连从鄱阳湖到金陵这一路的州县,还有几个会抵抗北军,两人心里都毫无底气。
只是这份绝望,他们谁也不愿说破罢了……
——————
夜色下的江州,失去了往日水陆枢纽的喧嚣,唯有兵荒马乱特有的死寂与压抑在蔓延。
残存的船队歪斜的靠泊在码头,火光稀疏,映照着一张张惊魂未定的面孔。
武昌败卒、江州守军、各家将领的亲兵混杂一处,建制已乱,人群只能如此扎堆在一起,但就算如此,竟然都没人敢高声言语,所有人都只是惴惴不安。
“不用再议了!”
江州府衙内,假李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烛火摇曳,他双眼布满血丝,嘶哑道:“金陵必须救!金陵若失,淮南诸州,扬州、寿州,乃至整个江北,必然望风而降!届时我等才是真正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万事皆休!”
他破釜沉舟的话不断在堂内回荡,却并未能激起预想中的涟漪,话音刚刚落下,便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厚幕吸收,旋即被更令人窒息的沉默所吞没。
假李红着眼狠狠扫视左右,但见一众将领大多低着头,目光游移不定,或盯着自己的靴尖,或望着摇曳的灯影,无人与他对视。
徐温木着一张老脸,同样衣袍污旧,形容狼狈,但语气却平稳得听不出波澜,只是面无表情道:
“金陵已危如累卵。李茂贞海路偏师虽未必能顷刻破城,然王宗侃部已下黄州、蕲州,其兵锋可沿江东进,亦可南下切断我鄱阳与江东联系。北朝主力挟大胜之威,江州如何能挡即便我们想在鄱阳湖寻机与敌一战,人家都可能懒得理会,完全可以凭借水师之利,顺流直抵金陵城下。此时回师,无异于自投罗网,必将被北军三面合围于金陵城下,结局可想而知。”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堂内诸将,继续道:
“江州、鄱阳虽险,然新败之余,兵无战心,将怀犹豫,难以久持。为今之计,上策乃是以鄱阳湖为缓冲,主力南撤,依托闽地山险,再图后举。老夫在福州尚有布置,海路通达,进退有余。待北军锋芒稍钝,或中原有变,未尝没有卷土重来之机。”
“卷土重来”假李嗤笑一声,冷着脸道,“放弃金陵,流亡海上,寄人篱下徐相,这就是你为朕谋划的后路那与钱镠老贼何异!与丧家之犬何异!”
他站起身,环视众人,咬牙沉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