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十三)(3 / 6)
“朕承大唐正统,岂能不战而弃根本金陵在,淮南之心尚存,犹可号令残局;金陵失,则江北尽丧,人心离散,我等便是无根之萍!朕意已决,回援金陵,宁可堂堂正正死于社稷,也绝不在流亡路上苟且偷生!”
徐温看着假李那副模样,心中一阵无语,可谓是最后一点指望也熄灭了。
什么玩意就死社稷
老夫看你这竖子真他妈的是入戏太深了!
于是,徐温不再看假李,转而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子凡:“张侍郎,以为如何”
张子凡微微抬眼,目光与假李接触一瞬,复又垂下,低声道:
“……陛下所言,也不无道理。金陵乃是我朝西都,一旦轻易弃守,江北诸州恐怕再无战意,传檄可定。届时,北军可集中全力,无论南追还是西进,我等皆难有喘息之机。若能固守金陵,吸引北军主力,或可为江南其他州县争取时间,甚至……觅得一线转机也未可知。”
他话语含蓄,措辞谨慎,看似客观分析利弊,实则句句都在暗中强化假李回援金陵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这番话于此刻的假李而言,自然是字字珠玑,句句‘忠心’了。但对于北朝那位雄才大略之主而言,这番引导南军主力汇聚孤城之下的言论,恐怕同样是忠心可嘉。
徐温心中冷笑,这张子凡果然心怀鬼胎。
至于不良人那群虫豸,他也早就看明白了,惯于首鼠两端,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所以更懒得多言。
他不再废话,转而看向自己的嫡系心腹等人,钟泰章、严可求、骆知祥等人虽未言语,但眼神交流间,彼此的心意已胜过千言万语。
还好,终究有自家经营多年的班底相随,不至于假李这蠢货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堂内僵持了一会,片刻后,直到远处隐约传来的伤兵呻吟,徐温才直直看向假李,声音更显冷硬:“陛下,当真执意要回金陵可知此去,九死一生”
假李毫不退让的与他对视,眼中血丝更密,亦同样沉脸道:“朕心意已决!纵是刀山火海,亦要闯上一闯!莫非徐相要抗旨不成”
两人目光如刀似剑,在空中交锋,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徐温一旁的钟泰章手已不自觉按上了刀柄,李嗣骁也微微绷紧了身体,气息变得绵长。
好在严可求急忙上前一步,先是挡在两人视线之间,进而拱手无奈道:
“陛下,眼下局势危殆,纵有分歧,亦需以大局为重,尽快决断才对。北军斥候活动日益频繁,江面亦不安宁,拖延下去,恐生内变,届时悔之晚矣!”
听见这番劝解,又看着徐温那副油盐不进的老脸,假李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他死死盯着徐温,仿佛要将这张脸刻进骨子里。
良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懑道:“好,好,好!徐相既要南顾,朕不拦你。但金陵,朕非救不可!”
说罢,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继续道:“朕率黑云都及金陵、扬州主力,乘快船星夜回援金陵。徐相可留镇鄱阳,总督余部,牵制北军,相机而动……”
徐温深深看了假李一眼,终究还是缓缓点头道:“既如此,老臣遵旨。愿陛下……旗开得胜,重整河山。”
这句话说得很是敷衍,假李既然执意要分道扬镳,徐温遂连表面上的掩饰,此刻都懒得去做了。
“还有一事,”见徐温就要起身离去,假李再度冷冷出声,“徐相,明人不说暗话。朕那替身,你一直带在身边吧将他交给朕。”
徐温眼皮微抬,并未否认,只是淡淡道:“陛下要此人何用”
假李冷笑:“他有什么用,朕自有主张。当时朕于武昌城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