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风一起旧账就翻(1 / 3)

加入书签

北疆寒雪初融,溪水如解语般从山涧蜿蜒而下,冲刷着冻土裂开的缝隙。

春风未至,但天地已悄然松动。

一座荒坟静卧山阳,碑石斑驳,唯有一个字仍清晰可辨:麴。

一道白衣身影缓步而来,踏过残雪与新泥,脚步轻得仿佛怕惊扰了长眠之人。

她手中捧着一抔深褐色的土——来自长安皇城外三里,御史台旧址旁。

那片土地曾埋葬无数冤案,也封印过千百份不敢呈上的奏折。

麴云凰蹲下身,指尖拂去坟茔裂隙中的枯草,将那抔土缓缓洒入其中。

“父亲,朝廷平反诏书来了。”

她的声音很轻,像风掠过冰面,“圣旨说您忠烈可表,追赠骠骑大将军,谥‘武毅’……子孙可荫官职,族产尽数归还。”

她顿了顿,唇角微扬,眼中却无半分喜色。

“可你知道吗?现在最热闹的地方,不是金殿朝堂,不是御史衙门——是街角那堵默证墙。”

她抬眼望向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孩童追逐嬉笑,几名少年围坐在井边,手中握着短笛,正反复练习一曲子。

笛音断续,却倔强不息,破雾穿林,直上苍穹。

那是《破雾令》。

原为军中集结号角,后被朝廷列为“煽动之音”

,严禁吹奏。

如今,它成了鸣社第一课,成了孩子口中最初的自由。

云凰望着那群少年,目光渐暖。

她没有告诉他们这曲子曾染过多少血——只教他们如何用气息托住每一个音符,如同托住一句不敢说出的话。

风起时,笛声忽高忽低,像是在试探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允许回响。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紫宸殿侧院已被改造成“鸣院”

今日审开堂,案由竟是一桩琐事:御膳房厨子状告监厨克扣菜金,每餐少给半文铜钱,三年积欠九百三十文。

满朝大臣嗤笑不已,私下议论:“堂堂皇子亲自主审,就为了几文菜钱?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牛俊逸端坐主位,玄袍玉带,眉宇沉静如渊。

他听罢案情,未怒未笑,只轻轻叩了下惊堂木。

“今日审的,不是菜价。”

他的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全场嘈杂,“是‘小民能否开口’。”

四下骤然安静。

“若连半文钱都不敢讨,那日后税赋重压、徭役无度,又有谁敢言?若厨房里的声音都传不出去,那宫墙之外的哭声,又怎会有人听见?”

他抬手一挥:“庭审全程公开,百姓可列席旁听,随时提问。”

此令一出,轰动全城。

黎明前便有百姓排队候准入院,老妇携孙、农夫弃锄、书生提笔,皆欲亲眼见证这前所未闻的“民审”

轮到证人作答时,一位佝偻的老太监颤巍巍上前,银披肩,眼神浑浊。

他本只是来作证一笔账目,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忽然跪倒,老泪纵横。

“老奴……老奴想说件事——”

他声音哽咽,几乎不成调,“二十年前,先帝病重,太后摄政……那一夜,我亲眼见她命人烧毁了麴家送来的原始兵报!

就是那份能证明麴将军未曾延误军机的急件……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满堂哗然!

司礼监掌印太监当场起身怒喝:“妖言惑众!

拖出去杖毙!”

禁卫立刻上前,却被牛俊逸一声冷喝震退。

“准说!”

他拍案而起,声如雷霆,“无论何人,无论何事!

今日鸣院立规: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谁若阻拦,便是与天下公论为敌!”

大殿死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