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4 / 5)

加入书签

得如此木讷,其实是我想要追其根本,说明王夫人的一点心思。

    且这样,也合得上后面黛玉初进贾府时,王夫人的言论。一是黛玉见贾母这么大场面,她非要在其时去问凤姐月钱的事,什么时候不好问呢?只能说她耐不住性子,想第一时间在黛玉面前表现出她才是贾府的实际当家人(可见王夫人一是修养不够,二是与贾敏的梁子,结得十分地深)。二是对待宝玉的事上,这个都不用说了,一开始就让黛玉远着宝玉,再明显不过了。

    话转回来,所以在本文yy时,周瑞第一次到林府,我也只让他带了两个身份不高的下人来奔丧。

    2、小厮与二门的关系

    这里节选点原著:

    第三回中:方是荣国府了。……那轿夫抬进去……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同样第三回: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第二十八回:焙茗一直到了二门前等人,……说着一径往东边二门(大观园)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焙茗将原故说了。小厮跑了进去,半日抱了一个包袱出来,递与焙茗。

    我看了半天,才明白这后院不是一片的,贾母的二门,是那个垂花门;凤姐的二门,是那个大照壁前的门;大观园的门,就是二门。

    能在二门上站着的,一是年纪小,二是长得清秀,这两种基本是起看门门童的作用。可以算二等小厮罢。另有一种是不站在二门,但有事能到二门,不算闲杂人等的小厮,如贾琏的旺儿、兴儿,如宝玉的焙茗。这应该是一等小厮了。

    3、“君子万年 福禄宜之”语出《诗经·小雅·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大意是:为君子——也就是自己的爱人,祈福,希望他能得到福禄,并平安,长久的享用。(据说此乃最早以鸳鸯喻人的诗句,是以全贴出来,供看官们赏析。)

    4、“君子”、六德、玉

    君子一词,早见于《周易》爻辞引用,例如〈干〉卦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所以此词早在西周初年就已使用。若是爻辞确为文王所作,则更是在殷商末期就已使用。

    (原来君子,已立世于几千年了,叹……)

    君子六德:仁、义、礼、智、信、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