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3 / 5)
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1,林妹妹取这个‘鹃’字也是太悲了些……鸳鸯,鸳鸯,不若改成红雀好了。”(子规即杜鹃)
探春笑问道:“这又是个什么出处?”
宝玉笑向她念道:“‘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可还记得?”(声律启蒙)
探春挑眉笑道:“我倒记着‘渠说子规为帝魄,侬知孔雀是家禽。’”
湘云说话就直接多了,“你不说孔雀,我当是麻雀呢,你这名字取得也太难听了。”
宝玉听了不由苦笑起来。宝钗笑着解围道:“鸳鸯是吉鸟,不如,改成红鸾好了。”
湘云侧头想了想,也笑道:“传说鸾凤者,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不如,改作青鸾,倒似更入情入理一些。”
宝玉听到鸾凤二字,想起鸾凤合鸣,心下已是应了,是以将“青鸾”念了两遍,回头冲鸳鸯道:“从此你叫青鸾可好?”
鸳鸯先听她几人提起自个儿名字时,就不由竖了耳朵听,心下想着若从此改了名,就真是宝玉屋里的人了,心里不知怎地有些不大甘愿起来。只是宝玉问到面前,她却只能垂了眼道:“但凭二爷作主。”
自此鸳鸯就改名作了青鸾。
黛玉后来听湘云说了始末,却是暗叹世事难料。她给紫鹃改名时,正是如宝玉所想,取杜鹃啼声为“不如归去”之意,心里只想早早结了这宗孽缘官司,离了贾府这是非地回家去。如今宝玉将鸳鸯改作青鸾,黛玉第一声听在耳里时,不知为何却想起了几句杂诗来――“灵琐知何处,青鸾杳不回。还思神女迹,一晌梦中来。”*2她只暗暗想道:若世事仍若记忆之中的结局,他年她与宝玉真又人鬼殊途,天上地下,宝玉纵是有这青鸾,纵是在梦中,她也绝不会与他相见的。*3青鸾,倒是取得好名字呢。
以上却是后话,今时今日,黛玉仍处身在这热热闹闹的贾府之中为二舅舅庆寿,一时宴席备齐,宾主入坐,里外两厢乌压压坐了十来桌人。待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戏台上发一阵锣鼓响,打台下翻上好些个小猴儿在台上聚集成众,忽忽尔倒散开来,却显出个美猴王来,头顶了个大蟠桃在那里左顾右盼,念了句白却是说要往贾公府里给政老爷送桃去,贾母瞧着高兴,说了句赏,于是黄澄澄一拨铜钱雨下在台上,叮咚之声入耳不绝。
正在极热闹时,却见个管家模样的人一路匆匆打外面跑进来,贾母见不得此等慌张,不由就停了著问道,“出了何事?”
有婆子忙往外面打听,一会儿急急回复道:“宫中有圣旨到,传旨的公公已进了大门。”
贾母心下也是一惊,不知出了何事,可是大孙女有何不妥……面上却只管镇静地让了让客,自带着媳妇、孙媳妇过去外厢,以备接旨。
长辈们离了席,虽有管事的媳妇在旁相陪,桌席间仍有细细的议论声响起。湘云与宝玉一时都有些无所适从,黛玉想着自个儿是外姓人,倒不好出这个风头,三春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