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把握核心机制(2 / 3)
就需要我们的‘信息摄入熔断机制’闪亮登场啦!
你看这个漏斗,我们要把信息按照重要程度分类。
最上面先放行业政策、技术趋势、竞品动态这些关键信息,其他娱乐八卦啥的,直接让它们从漏斗边儿上溜走,别让它们进你的脑袋。
你可以用‘即刻app’设置关键词推送,就像给信息装了个导航,让有用的消息精准找到你。”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大师接着说:“读书也得有讲究。
70的书选能解决工作难题的,比如设计师就去读《设计心理学》。
20读拓展思维的,像《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拓宽你的视野。
剩下10留给兴趣爱好,爱科幻就看科幻,爱历史就看历史,让自己放松放松。”
我挠挠头:“那怎么防止自己沉迷在信息和书堆里出不来呢?我有时候一看书就忘了时间,一刷新闻就停不下来。”
大师得意地笑了笑:“这还不简单,给手机设置个‘屏幕停用期’,晚上10点到早上7点,新闻app自动‘罢工’,让你睡个好觉。
书架也得管管,实行‘二进一出’原则,每买2本新书,就得先读完1本旧书,不然你的书架就会变成‘藏书黑洞’。”
输出倒逼输入:知识变现大挑战
我叹了口气,有点沮丧:“大师,我看了不少书,也了解了很多行业信息,可感觉对工作没啥帮助啊,那些知识就像进了个无底洞,没了下文。”
大师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说:“这是因为你没掌握‘输出倒逼输入’的精髓。
来,看看这个工作日报模板。”
他边说边写:
▎今日输出:完成xx项目宣传海报设计(5h)
▎输入转化:运用《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里的色彩搭配知识优化海报(源自昨日读书30)
▎明日预输入:午休时学习《平面设计实战技巧》第四章(20)
大师解释道:“每天记录自己的工作成果,以及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是怎么用在工作上的,再规划好明天要学的内容。
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看到知识是怎么变成工作成果的,就像把知识变成了真金白银。”
我眼睛一亮,大师又说:“你还可以搞个‘知识作战地图’,把职业展目标写在中间,比如‘年底升职加薪’,然后把和目标相关的书籍、新闻里的知识点像贴小纸条一样贴在周围,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时间管理技巧,这样你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警惕极端:职场误区大避雷
我忍不住笑了笑:“大师,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现,我有时候就像个信息收集狂,收藏了一堆文章,结果一篇都没看,这可咋整?”
大师哈哈大笑:“你这就是典型的‘信息松鼠症’,光知道囤货,不知道消化。
解决办法就是每周五来个‘收藏夹大清理’,逼着自己写500字的精华总结,把那些收藏的文章‘吃干抹净’。”
我又想起身边同事的事儿,问道:“那要是有人一门心思工作,啥信息都不关注,会咋样呢?”
大师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就是‘认知闭关锁国’,后果很严重。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程序员,闷头写了5年代码,完全不关心ai编程新趋势,结果35岁被公司一脚踢开。
所以啊,每个月你都得去参加行业交流会,像个探险家一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别让自己的知识掉队。”
动态平衡公式:成长值大揭秘
我好奇地问:“大师,有没有个办法能让我知道自己有没有在成长啊?我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走上坡路。”
大师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公式:有效成长=核心区深度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