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早点(2 / 3)
>
晓宇:这个方法听起来挺简单的,还有别的吗?
林医生:还有478呼吸法,吸气4秒,然后屏息7秒,最后呼气8秒,重复做5轮。
这个呼吸法能调节自主神经,帮助你放松下来。
晓宇:我试试……嗯,感觉确实有点放松了。
还有其他方法吗?
林医生:你可以试试黑暗暴露。
把所有光源都关掉,戴上遮光眼罩,静坐15分钟,这期间千万不能玩手机。
黑暗的环境能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帮你找回困意。
晓宇:好的,我记住了。
那从长期来看,有没有什么预防性调节的方法呢?我真的想改掉这个熬夜的坏毛病。
林医生:当然有。
比如阶梯式入睡法,如果你连续熬夜后,不要突然早睡。
每天比前一晚提前30分钟躺床,这样逐步复位生物钟。
晓宇:这个方法很科学,我以前都不知道。
还有别的吗?
林医生:日间光照疗法也很有效。
早晨8-9点的时候,到户外暴露在自然光下20分钟,就算是阴天也有效果。
这样能强化昼夜节律,让你的身体更好地适应白天清醒、晚上睡觉的模式。
晓宇:我明白了,多晒太阳对睡眠也有好处。
那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吗?
林医生:饮食方面也有讲究。
下午2点之后,要禁止喝咖啡和茶。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隐藏的咖啡因来源,比如巧克力、可乐、奶茶等等。
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让你保持兴奋,影响晚上的睡眠。
晓宇:原来这些食物也有咖啡因,我以后得注意了。
除了这些生理上的调节,在心理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林医生:在认知行为调整方面,也有一些方法。
先是床铺条件反射重建,你要记住,只有在困倦的时候才上床。
如果清醒过20分钟,就立即起身到暗处静坐。
这样能让你的大脑把床铺和睡觉联系起来,而不是和清醒、焦虑联系在一起。
晓宇:这个方法好像能打破我在床上越躺越清醒的恶性循环。
还有别的吗?
林医生:你可以试试焦虑记录法。
睡前1小时,把所有担忧的事项和应对计划都写下来。
这样能清空你的“思维缓存”
,让你在睡觉的时候不会胡思乱想,减轻心理负担。
晓宇: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实用,我平时睡觉前总是想东想西的。
还有其他方法吗?
林医生:还有睡眠限制疗法。
暂时减少卧床时间,比如只睡5小时。
通过轻度睡眠剥夺,让你的身体更渴望睡眠,从而提升睡眠效率。
不过这个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晓宇:好的,我知道了。
林医生,我还有个问题,如果我按照这些方法做了,还是没有改善,怎么办呢?
林医生:如果出现一些警示信号,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比如连续3天睡眠不足4小时,而且还没有困意;或者出现幻听、短暂意识模糊等神经症状;还有白天出现不可控的瞬间入睡,这可能是作性睡病的表现。
这些情况都说明你的睡眠问题比较严重,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晓宇:我明白了,我会密切关注自己的情况。
对了,林医生,现在有很多睡眠周期监测app,这些有用吗?
林医生:这些app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比如s1eepcyc1e,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