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不写日记了(2 / 4)

加入书签

守住了文字的“完美”

,就能守住生活的“秩序”

可生活从来不是一页可以重写的日记,那些被我撕掉的纸页,撕掉的其实是接纳“不完美”

的勇气。

二、强迫症的“反向控制”

高中时,日记成了我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

我为它制定了一套近乎严苛的“流程”

:必须在晚上10点整坐在书桌前(早一分或晚一分都不行)。

必须先洗手三次(用洗手液,搓够20秒),必须从“今天的主要事件”

写到“情绪总结”

,再到“明日计划”

,缺一不可。

如果哪一天因为考试或聚会打破了流程,我就会陷入疯狂的自我谴责,觉得“今天的人生不完整了”

有一次班级组织春游,玩到晚上9点才回家,累得倒头就想睡。

可刚躺下,“没写日记”

这四个字就像警钟一样在脑子里炸开。

我挣扎着爬起来,打开日记本,却现脑子里一片空白——白天的欢笑、湖边的风、同学分享的零食,所有鲜活的记忆都被“必须写完美”

的焦虑挤走了,只剩下“要写多少字”

“用什么颜色的笔”

“格式对不对”

的杂念。

那天我对着空白的纸页坐了一个小时,最后只写下“今日春游,无特别事”

,写完后趴在桌上哭了,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疲惫——一种被自己制定的规则反复鞭打的疲惫。

真正让我意识到“不对劲”

的,是大学时的一次“日记危机”

那天我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日记本上,褐色的液体晕染了半页纸,刚好遮住了上周写的“和室友吵架”

的内容。

我盯着那片污渍,突然像疯了一样冲进卫生间,用洗洁精、肥皂、甚至牙膏反复擦拭纸页,直到纸页被泡得皱、字迹完全模糊,才瘫坐在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一刻我清晰地听到心里有个声音在喊:“这不是你的错,只是一杯咖啡而已。”

可另一个声音却更响亮:“连一本日记都保管不好,你还能做好什么?”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在网上搜索“强迫症”

的症状,当看到“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明知不必要却无法控制”

“因无法达到完美而产生强烈焦虑”

时,手指在键盘上僵住了。

原来那些深夜的纠结、对规则的偏执、对“不完美”

的恐惧,从来都不是“认真”

,而是一种病。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控制日记”

,到头来却现,是日记里的强迫症,反向控制了我的生活。

三、“对抗强迫”

本身就是一种强迫

意识到自己有强迫症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逼自己改掉写日记的规矩”

我故意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同一页写字,故意让字迹东倒西歪,故意写错字后直接划掉,甚至故意隔几天不写。

可每一次“反抗”

,都像在和自己拔河,越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意”

,就越在意。

有一次我试着“随意写日记”

,写下“今天吃了一碗牛肉面,加了双倍辣,辣得眼泪直流”

,写完后觉得“太口语化”

,必须改成“今日午餐为牛肉面,添加双倍辣椒,食用后眼部出现泪液分泌”

;看到“辣得眼泪直流”

被划掉,又觉得“太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