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上午(1 / 3)

加入书签

十年后的你,该记得这些事

见字如面。

写下这封信时,你刚过二十岁,坐在出租屋的书桌前,窗外是初夏的蝉鸣,桌上摊着半本没看完的小说,书页里夹着一张皱巴巴的电影票根。

你总说自己是“矛盾体”

——既渴望人群的温度,又怕被世俗的规则磨平棱角;既想在书里找答案,又总在那些带着颓唐气息的故事里久久停留;既知道该往前跑,脚下却像坠着铅块,一步三回头。

十年后的你,该是三十岁了。

不知道那时的你,是否活成了现在期待的模样?或许你已经在职场站稳脚跟,或许还在为某个目标奔波,或许偶尔也会在深夜里感到疲惫。

但无论你正经历什么,我想把此刻这些滚烫的念头写给你,当作一份来自过去的劝诫——关于入世,关于自洽,关于如何带着清醒的勇气,在这人间认真地活。

一、入世不是妥协,是在烟火里找自己的坐标

你还记得二十岁的夏天吗?你总躲在图书馆的角落,看那些描写孤独与疏离的小说,觉得“不被理解”

是很酷的事。

有人约你参加社团活动,你说“没意思”

;同事喊你聚餐,你借口“要看书”

;甚至家人催你考个稳定的工作,你也觉得“他们不懂我的追求”

你把“出世”

当作盾牌,却在无人问津的夜晚,偷偷羡慕那些在人群中笑得灿烂的人。

十年后的你,该明白:真正的强大,从不是把自己活成孤岛。

入世,不是让你变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不是逼着自己学会虚与委蛇,不是硬要挤进不适合的圈子,更不是放弃原则去迎合谁。

它是让你勇敢地走进生活的褶皱里,去感受、去经历、去碰撞。

就像小时候玩的拼图,单看每一块都平平无奇,可当它们咬合在一起,才能看见完整的风景。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说话直来直去却总在你需要时搭把手的前辈,有看似圆滑却在关键时刻守住底线的合作伙伴,有和你政见不合却能在深夜陪你喝酒的朋友。

别急于给他们贴标签,也别害怕暴露自己的笨拙。

你曾以为“被讨厌”

是世界末日,后来会现,那些愿意指出你缺点的人,往往比只会说漂亮话的人更值得珍惜。

你会经历各种琐碎的事。

可能是为了一个项目熬夜改方案,改到第七版时想摔键盘;可能是第一次带团队,因为协调不好成员关系而偷偷掉眼泪;可能是过年回家,被亲戚追问工资和对象,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些事看起来一点也不“浪漫”

,甚至有点狼狈,但正是这些烟火气的片段,会让你慢慢明白:生活从不是小说里的风花雪月,而是认真对待每一顿饭、每一次沟通、每一个当下。

三十岁的你,应该已经懂了:所谓“属于自己的感觉”

,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和世界的交手中学来的。

就像酿酒,得把粮食放进坛子里,经历酵、沉淀,才能酿出独有的味道。

你不必刻意模仿谁,也不必害怕被改变——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成为你的一部分,让你在人群中既不刺眼,也不模糊,活得清醒而笃定。

二、读书是照镜子,别让镜子只照出阴影

你二十岁时的书架上,摆着不少书。

有描写人性黑暗的,有感叹命运无常的,有控诉社会不公的。

你说这些书“深刻”

,能让你“看清世界的真相”

可后来你现,每次看完这类书,你都会低落好几天,觉得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