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月1日3(7 / 11)

加入书签

人眼看着河水冲进了院子,爬上了屋顶也束手无策。

狂野肆虐的河水突然出现在了杨林镇,就像把猛兽圈禁在了自家的院子里找不到出路,自己又没有一点办法来制伏,只好任凭猛兽的破坏和肆虐。

淤积的河水几乎把处在略有凸坡上面杨林镇给淹没了。

其实这只是人们毫无科学根据的错觉,按地理位置来说,杨林镇远远低于离得最近的福安城里的地势,很多时候不是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低处,站在低处也能看到高处,要看自己在怎样的距离和怎样的角度。

这场以前从来没有上演过的人间悲剧在杨林镇上演了,尽管每个人都不想把自己变成这场悲剧里的主角,但是真正的悲剧上演的时候完全由不得自己个人的主张。

人们这才想起以前的留下的绝不是传说。

河水散去幸免于难的家禽,家畜成群的死亡。

这一次杨林镇的人们真的害怕了,害怕人也会像家禽、家畜一样的下场。

只有相信政府了,真得感谢政府了,如果没有政府也许就再也不会有杨林镇的存在了。

政府不但清理了河道,还把所有的住户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盖起了一排排一栋栋清一色的红砖红瓦房,并把地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加高夯实。

建出了一条条的街道,栽上了槐树,安上了路灯。

摆上了一个个的垃圾箱。

在杨林镇的最后的一次改造后。

村里最前边的一户成了苏维诚的家,尽管这是杨林镇院落最大的一户,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家安在这里,这里曾是西辽河涨水最先光顾水淹最深的地方。

尽管西辽河的水道已经疏通,并修建了牢固的提坝,但是人们还是不相信这里的安全是可靠的。

灾难的触角总是最先接摸到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曾经是杨林镇走集体的时候圈养牲畜的地方。

尽管改造后这里准备留给杨林镇人口最多的人家,跟第二大的院落比起来还要大上一倍,但是人口最多的人家庄林宁可选择比这小上一倍的最后面的院落也不愿把家安在这里。

不过他出主意说把这里的院落留给苏维诚家是最合适的。

苏维诚常年的到处捡废品收废品,别人家的院里总是长着绿绿的蔬菜,唯有他家的院里总是堆满了破破烂烂的废品,人人又都不愿意跟他做邻居。

原本留给庄林家的住房,既然庄林甘心让出,别人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只是很多人觉得,这么宽敞的院落让给了苏维诚,实在是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又一想他的家庭生计,让他捡点便宜也不算什么。

弱者总该是得到人们同情的。

老实巴交的苏维诚高高的个子,削瘦的脸上天生就像刻满了皱纹,蓬乱的头就像秋天被风刮起的原野里的枯草落在了上面。

从他的头还有身上穿的衣服就知道杨林镇的井水干枯到了什么程度,他已经忘记上一次的洗涮是在什么时候。

尽管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的笑意,但是人们从他的笑意里却看不到一点让他开心的地方。

尽管人们从他走路没有一点力气慢悠悠的样子,甘心承认他的身体里一定掩藏着严重的疾病,但是人们又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因为生病的缘故在炕上躺过一天。

还是让“圣人”

自己来说说他对这次改造后住户安排的看法吧。

人们对苏维诚给予“圣人”

这个说法除了对他的调侃。

再有人们对于“圣人”

说辞总是那样的似懂非懂,事实证明“圣人”

说过话又总在不经意间得到验证。

确切地说,人们有时真的从心里把他当成了“圣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