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1(2 / 3)
sp; 林砚看着那朵在夜里盛放的昙花,眼泪忽然掉了下来:“沈舟,我……我要去非洲两年。”
沈舟手里的昙花晃了一下,却很快稳住。他走过来,轻轻擦掉她的眼泪:“我知道这个机会对你很重要。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聊的‘人类繁衍’吗?不是两个人永远在一起,是把彼此的光带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看见。”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木盒,打开里面是两株干燥的发光苔藓:“这株你带着,非洲的夜晚很黑,它能陪你;这株我留下,就像你还在我身边。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培育新的苔藓,好不好?”
林砚抱着他,眼泪浸湿了他的衬衫。她忽然明白,人类繁衍的意义,从来不是血脉的延续,是灵魂的传承——是把对方的爱、对方的勇气、对方的光,带到自己的生命里,再用这份光去温暖更多人。就像神用尘土造人,吹入生气,不是让人类孤独地生存,是让他们在彼此的灵魂里找到“永恒”。
非洲的日子,比林砚想象中更艰难。遗址在偏远的草原,没有稳定的水电,晚上只能靠手电筒和沈舟送的发光苔藓照明。每当她累得想放弃时,就会拿出那株苔藓,看着它在黑暗中微弱却坚定的光,想起沈舟说的“把光带到更远的地方”。
她会在发掘日记里写下:“今天发现了一枚嵌在女性股骨旁的象牙梳,齿缝里还留着赭石颜料——原来三万年前的人类,就会为爱人梳理头发,就像我现在,会在夜里想念沈舟的拥抱。”她会把这些日记拍成照片发给沈舟,而沈舟的回复永远带着温暖:“今天实验室的昙花又开了,我把它的花粉保存了下来,等你回来,我们一起种在松树林里。”
两年后,林砚带着满箱的发掘资料和晒黑的皮肤回到了这座城市。走出机场,她一眼就看到了沈舟——他比两年前瘦了些,却依然穿着她喜欢的米白色衬衫,手里拿着一个新的木盒。
“欢迎回家。”沈舟走过来,把木盒递给她,“我培育的新苔藓,叫‘尘与气’,白天是淡绿色,晚上会发出像星星一样的光。”
林砚打开木盒,看着那株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的苔藓,忽然哭了。她拉着沈舟的手,往松树林的方向走:“沈舟,我在非洲发现了一个新的智人墓葬,里面有一对相拥的骨骼,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掌心里还攥着一朵干花。你知道吗?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人类从尘土里来,却能在彼此的爱里找到永恒——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松树林里的风带着松香,吹动了林砚头发上的小雏菊。沈舟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戒指,戒指上嵌着一小块发光苔藓的化石:“林砚,我想和你一起,把我们的‘光’延续下去。不是血脉,是我们的爱、我们的梦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温柔——你愿意吗?”
林砚看着他眼里的星光,用力点头。她想起《创世记》里的话:“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原来神造人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爱”的种子——让两个从尘土里来的人,在彼此的灵魂里找到生气,在彼此的爱里找到永恒。
后来,他们在松树林里建了一个“人类爱的博物馆”,里面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