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1(3 / 4)

加入书签

bsp;   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地质工作者,有教会信徒,有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有不少对自然与信仰感兴趣的人。大家围着岩芯标本驻足,听苏垚讲述地心的故事;坐在礼拜区聆听,跟着陆衍一起哼唱赞美诗,眼眶渐渐湿润。

    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勘探员,站在“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岩石展板前,红了眼眶:“我上个月在川西勘探时,遇到过一次小型塌方,当时以为自己要埋在地下了,脑子里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的《诗篇》。今天看到这些岩芯,听到这些赞美诗,才明白——我们钻地,不是为了征服自然,是为了透过自然,看见造自然的他;我们冒险,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为了在冒险中,确认自己的归属。”

    苏垚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我外婆常说,每一根岩芯都是造物主写给我们的信,每一次勘探都是与他的相遇。《诗篇》说‘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不是在教堂里才需要敬拜,在深山里、在实验室里、在塌方的恐惧里,都可以敬拜——因为我们属他,无论在哪里,他都与我们同在。”

    陆衍坐在钢琴前,弹奏起那首《造物之爱》,悠扬的旋律在展厅里回荡:“山的高峰属他,海的深处属他,我们是他草场的羊,一生归他……”在场的人纷纷跟着哼唱,声音越来越响亮,像是要将这份对造物主的敬拜,传到地心深处。

    展览过半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展柜前,盯着那本旧赞美诗集久久不愿离开。她转头对陆衍说:“这是我丈夫的笔迹!当年他也是勘探队的牧师,和你祖父一起在祁连山待过,他们常一起编赞美诗,说‘要让钻杆也能听见敬拜的声音’。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这样的诗集……”

    陆衍停下弹奏,走到老人身边,握住她的手,眼眶湿润:“奶奶,祖父的日记里写过您丈夫的名字!他们说,当年塌方后一起唱赞美诗的日子,是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您丈夫的爱与信仰,和这本诗集一样,都是造物主大能的见证。”

    老人的泪水落在诗集的封面上,却带着幸福的笑意。苏垚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造物之约”从来不是抽象的经文,是每一根岩芯里的见证,是每一首赞美诗里的敬拜,是上帝用大能创造天地,也用爱将人类归在他名下的约定。

    第四章繁衍与永恒的造物之约

    一年后的秋分,苏垚和陆衍在昆仑山脚下的教会举行了婚礼。教堂的窗外就是连绵的雪山,阳光洒在洁白的雪顶上,折射出圣洁的光芒。苏垚穿着洁白的婚纱,手里捧着一束用白色格桑花和蓝色勿忘我组成的花束,象征着地心的纯净与归属的坚定;陆衍穿着笔挺的深灰色西装,手里拿着祖父的赞美诗集和那根昆仑山岩芯,诗集的扉页上,多了一行他们共同写下的字:“地会老,山会变,惟我们属你的约永不变。”

    “苏垚,”陆衍握着苏垚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第一次见你时,你在研究岩芯,眼里的光,比雪山的阳光还明亮。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你对造物的敬畏,对归属的信靠。《诗篇》说‘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上帝用手造天地,用地芯写见证,也用爱将我们连在一起——在实验室的岩芯前,在诗集的批注中,在对‘归属’的确认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