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4(1 / 5)

加入书签

    慈爱天穹之约

    第一章星象仪与旧赞美诗集的相遇

    仲秋的晚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进“天穹之镜”天文馆的观测厅,落在苏星仪面前的老式星象仪上。金属制的仪盘泛着温润的光泽,指尖拨动齿轮,穹顶便投下细碎的“星光”,北斗七星的轨迹在黑暗中缓缓流转,像是上帝亲手绘制的永恒画卷。苏星仪望着这片人造星空,突然想起外婆生前常唱的赞美诗,配着《诗篇》里的句子:“称谢那用智慧造天的,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请问,这里能修复带有星象纹样的旧书吗?”一个清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打断了她的专注。苏星仪抬头,撞进一双如夜空星辰般明亮的眼眸里——男人穿着藏青色针织衫,外面套着一件浅灰色风衣,手里捧着一个深棕色的皮质书盒,盒盖上烫金的“星颂集”三个字虽有些磨损,却透着岁月的庄重。

    “我是苏星仪,这里的天文科普专员。”她起身,指了指旁边的工作台,“您先坐,我看看书籍的破损情况。”男人将书盒放在台上,打开的瞬间,苏星仪的目光便被吸引——里面是一本1920年版的赞美诗集,书页边缘泛着柔和的米黄,每首诗的标题旁都用银粉画着对应的星象,其中《诗篇》第一百三十六篇的页边,赫然画着日、月、星围绕地球转动的纹样,与星象仪投射的轨迹惊人地契合。

    “我叫陆穹,是神学与天文史双学科研究员。”男人的声音带着书卷气,“这是我祖父的诗集,他曾是天文馆的初代馆长,也是教会的诗班指挥。临终前说,这本书‘藏着天穹的慈爱奥秘’。我在文献里查到,你研究古典星象与宗教文本的关联,或许能看懂它的特别。”

    苏星仪接过诗集,指尖触到细腻的纸张,突然想起观测厅里那台百年前的日晷——晷针投下的影子,像是在呼应《诗篇》里“他造日头管白昼,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的笃定。她翻开诗集,发现每首诗的页边都有祖父的批注,其中一页写着:“日头东升西落,不是机械的循环,是他按时赐下的温暖;星宿夜夜空悬,不是偶然的排布,是他亲手点亮的安慰——这都是他永不改变的慈爱。”

    “我外婆曾是祖父的助手,”苏星仪轻声说,“她常说,每次调试星象仪时,祖父都会祷告,说‘我们模仿的不是星空,是他藏在星空中的慈爱’。就像这星象,每一颗星的位置,都是他向人类传递慈爱的记号。”

    陆穹的眼底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温柔的笑意:“祖父的日记里,还记载了1937年的‘星夜祷告会’。那年战争爆发,天文馆被迫闭馆,祖父带着逃难的孩子在郊外搭建临时观测点,用星象仪投射星空,教他们唱‘称谢那造成大光的’。有个失明的小女孩说,她虽然看不见真星星,却能通过歌声‘摸到’上帝的慈爱。祖父说,那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天穹的奥秘不是知识,是让每个人都能遇见的慈爱。”

    桂香漫过观测厅,与星象仪投射的“星光”交织成温暖的氛围。苏星仪握着诗集,看着陆穹眼中的光芒,突然觉得,这场与星象仪、赞美诗相关的相遇,是上帝的安排——让她在传播天文知识的观测厅里,遇见一个能看懂天穹慈爱与永恒约定的人。

    第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