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4(2 / 5)
章慈爱与信靠的叩问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穹成了“天穹之镜”天文馆的常客。他带来祖父的天文观测日记,与苏星仪一起整理诗集里的星象批注,从《诗篇》“称谢那铺地在水以上的”的描述,到日记里“星夜祷告会”的感动,每一次探讨,都让他们对“天穹慈爱”与“永恒信靠”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天,苏星仪在整理一批民国时期的天文观测记录时,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字条。字条是一位老观测员的手迹:“我观测星空五十年,见过太多星辰陨落、彗星消逝。《诗篇》说‘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可若他真有慈爱,为什么还要让美丽的星辰毁灭?若他造日头管白昼、月亮管黑夜,为什么还要让战乱的黑夜吞噬无辜的人?”
“又在为记录里的疑问烦恼?”陆穹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两杯热桂花茶,将其中一杯递给苏星仪,“刚从图书馆过来,带了祖父绘制的‘四季星象慈爱图’,你看这冬季猎户座的排布,恰好对应‘他的慈爱永远长存’的诗句,几十年都未变。”
苏星仪接过桂花茶,将字条递给他:“你看这位老观测员的困惑,我也常有同感。《诗篇》说‘称谢那用智慧造天的’,可若他真有智慧与慈爱,为什么还要让苦难存在?若星辰是他的慈爱记号,为什么还要让它们陨落?”
陆穹读完字条,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星象仪旁,拨动齿轮,穹顶瞬间铺满“冬季星空”。猎户座的腰带三星清晰可见,天狼星在旁闪烁,像是在黑暗中守护的眼睛。“我去年在北极科考时,遇到过一位因纽特老人。”他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度,“他告诉我,北极的极夜长达半年,可正是这段黑暗,让他们更珍惜极光与星辰的出现。星辰陨落不是消失,是化作光尘滋养新的星体;黑夜漫长不是遗弃,是为了让白昼的温暖更珍贵——这都是他藏在‘变化’里的慈爱。”
他转头看向苏星仪,眼底带着坚定的温柔:“就像你外婆说的,我们看见的星辰陨落,是有限的视角;他眼中的永恒,是让每一次‘消逝’都成为‘新生’的铺垫。那位老观测员的困惑,其实藏着答案——正因为有星辰陨落,我们才更能体会‘永远长存’的可贵;正因为有黑夜,我们才更能看见‘大光’的慈爱。《诗篇》里的‘称谢’,不是因为苦难消失,是因为在苦难中,我们看清了他的慈爱从未离开——日头依旧管白昼,月亮依旧管黑夜,他的约定永远不变。”
苏星仪看着陆穹专注的侧脸,看着穹顶流转的“星空”,心里的困惑渐渐散去。她想起老观测员字条里的迷茫,想起诗集里“失明女孩的感动”,突然明白,“消逝”不是慈爱的终点,是新生的起点;“黑夜”不是遗弃的证明,是大光的序章——而上帝让她遇见陆穹,就是为了让她在叩问中,看清这份“永不改变的慈爱”的意义。
第三章天穹与慈爱的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天穹慈爱”与“永恒信靠”的意义,苏星仪和陆穹一起策划了一场“星颂慈爱·天穹之约”公益展。苏星仪负责展示古典天文仪器与星象图——老式星象仪、百年日晷、祖父的“四季星象慈爱图”,还将《诗篇》第一百三十六篇的句子,用荧光颜料绘制在观测厅的穹顶内侧,配合星象仪投射出“日、月、星环绕”的效果;陆穹则负责整理祖父的赞美诗集、天文观测日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