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87(2 / 3)

加入书签

等她长大,我会告诉她挪亚造方舟的故事,让她知道信仰要像木料的纹理,刻在生命里。”

    “下周我要造一艘迷你方舟模型,”顾挪亚收拾工具时忽然说,“用歌斐木,按《创世记》6章的尺寸比例缩小,会刻上‘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你要是有空,来帮忙打磨吧,或许能在木作里,找到你要的‘同行’答案。”

    苏以诺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整理祖父的手稿时,看到里面夹着一张老照片——祖父抱着年幼的父亲,在工坊前举着刻有“以诺同行”的木牌。她忽然想起《创世记》6:9的“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或许“与神同行”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像木作一样,在日常里一点点打磨,在繁衍中一代代传递。于是周六清晨,她带着祖父的手稿,走进了木作工坊。

    工坊的工作台上,已经放好了切割好的歌斐木。顾挪亚递给她一把细砂纸:“打磨歌斐木要顺着纹理,不能急,就像‘与神同行’,要顺着神的带领,不能按自己的意思来。”苏以诺接过砂纸,轻轻打磨着木料的边缘,指尖触到温润的木纹,忽然觉得心里的困惑像木屑般,被慢慢磨去。

    “你看这方舟的隔间,”顾挪亚一边组装框架一边说,“神吩咐‘分一间一间地造’,是要挪亚按次序预备,我们‘与神同行’也一样,生儿养女、工作生活,都要按神的次序来,不能混乱。之前有个年轻木匠,急着赶工期,没按榫卯结构来,结果木作没几天就散了——就像人要是急着按自己的意思生活,忘了与神同行,日子也会‘散架’。”

    苏以诺忽然明白,自己之前总把“繁衍”与“信仰”分开看,是因为忘了“与神同行”要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就像木作的榫卯要融入每块木料,信仰也要融入生儿养女的每个瞬间。那天她不仅学会了打磨歌斐木,还在顾挪亚的指导下,在方舟模型的底部刻上了“以诺同行”四个字。

    从那以后,苏以诺成了工坊的常客。她会在周末跟着顾挪亚做木作,把“与神同行”的文献研究,和木作里的“同行智慧”结合;顾挪亚则会陪她整理手稿,用木作的例子帮她解读古籍里的“世代传承”。他们的相处像木料与榫卯,在彼此的生命里精准咬合,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盛夏的一天,苏以诺接到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整理“以诺、挪亚世代传承”的文献,要在全国宗教学术会议上分享。她带着初稿来找顾挪亚,说“总觉得少了‘生活见证’,不够有力量”。顾挪亚拿出女儿的画——画里是一家三代在工坊做木作,背景是方舟,上面写着“与神同行”。“这就是最好的见证,”他说,“以诺、挪亚的传承,不是只有文献记载,更是像这样,在家庭里、在日常里,把‘与神同行’传给下一代。”

    苏以诺把这幅画放进研究报告,在学术会议上,当她展示这幅画,说起工坊里的“同行故事”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位老教授说:“这才是‘世代传承’的本质——不是文献里的文字,是生命里的同行,是繁衍中带着信仰的传递。”

    深秋的时候,苏以诺和顾挪亚在木作工坊举行了订婚仪式。那天阳光正好,工坊的墙上挂着方舟模型和“与神同行”的拓片,牧师诵读着《创世记》5:22:“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