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87(3 / 3)
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顾挪亚握着苏以诺的手,从口袋里取出一枚用歌斐木做的戒指,内侧刻着“同行之约”:“以诺,神让我们在木作与文献里相遇,是要我们一起活出‘与神同行’的生命,一起把这份‘同行之约’传给下一代,你愿意吗?”
苏以诺含泪点头。婚后,他们一起把工坊改造成“同行木作馆”,既做木作,也开展“信仰与家庭”的分享会,馆里的墙上挂着三幅经文拓片:“以诺与神同行”“挪亚与神同行”“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
有天下午,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来木作馆,妻子说:“我们总觉得养孩子压力大,没时间谈信仰,看到你们的故事,才知道信仰能融入养孩子的日常。”
顾挪亚蹲下身,指着方舟模型说:“挪亚造方舟时,肯定也觉得难,但他按神的吩咐一步步做,最后保全了全家。养孩子也一样,每天陪孩子读一节圣经,做一次祷告,就是‘与神同行’;等孩子大了,带他做木作,告诉他木作里的‘同行智慧’,就是信仰的传承。”
苏以诺则拿出祖父的手稿,翻到“生儿养女,仍与神同行”那一页:“以诺三百年里,既生儿养女,又与神同行,说明这两件事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繁衍后代,不只是传递血脉,更是传递‘与神同行’的盼望,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生命里有神同行,是最珍贵的祝福。”
几年后,苏以诺和顾挪亚有了一对儿女,儿子叫“顾同行”,女儿叫“苏盼诺”,取“与神同行,盼望挪亚的信实”之意。每次带孩子们做木作,他们都会指着歌斐木说:“这是造方舟的木头,神用它保全了挪亚一家;我们的生命,也要像歌斐木一样,被神使用,在同行中传递信仰。”
孩子们渐渐长大,儿子成了一名木工匠人,继续经营“同行木作馆”;女儿则成了一名宗教学研究者,专门研究“以诺、挪亚的世代传承”。女儿在她的著作里写:“我的父母教会我的,不只是木作的技巧和文献的知识,更是‘同行之约’的真理——人类繁衍的意义,从来不是简单的生命延续,是带着‘与神同行’的信仰,把这份同行的爱与盼望代代相传,让每个世代都知道,生儿养女的同时,仍能与神同行,仍能把神的信实,刻进生命的每一寸纹理里。”
古城的木作馆依旧飘着松香气,每年都会有很多家庭来这里,学习木作,聆听“同行故事”。苏以诺和顾挪亚常常坐在工坊的窗边,翻看祖父的手稿和方舟图纸,指尖划过“以诺与神同行”的经文时,总会想起初见的那个雨天——原来神早已在时光里预备了一切,让两个寻求“同行”的人,在“同行之约”里相遇,又一起把这份约,写成了跨越世代的爱的见证,让“与神同行”的真理,像歌斐木的纹理般,在繁衍中永远鲜活,永远坚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