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故事新编 6(2 / 4)

加入书签

就被乌老鸦闹醒,后来重又睡去,醒来却已是上午时分。

伯夷说腰痛腿酸,简直站不起;叔齐只得独自去走走,看可有可吃的东西。

他走了一些时,竟发见这山的不高不深,没有虎狼盗贼,固然是其所长,然而因此也有了缺点:下面就是首阳村,所以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并且有进来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类,一颗也找不出,大约早被他们摘去了。

(39)浙水的涛声:浙水,即钱塘江,涨潮时涛声很大。

(3)

他自然就想到茯苓。

但山上虽然有松树,却不是古松,都好像根上未必有茯苓;即使有,自己也不带锄头,没有法子想。

接着又想到苍术,然而他只见过苍术的根,毫不知道那叶子的形状,又不能把满山的草都拔起来看一看,即使苍术生在眼前,也不能认识。

心里一暴躁,满脸发热,就乱抓了一通头皮。

但是他立刻平静了,似乎有了主意,接着就走到松树旁边,摘了一衣兜的松针,又往溪边寻了两块石头,砸下松针外面的青皮,洗过,又细细的砸得好像面饼,另寻一片很薄的石片,拿着回到石洞去了。

“三弟,有什么捞儿(26)没有?我是肚子饿的咕噜咕噜响了好半天了。”

伯夷一望见他,就问。

“大哥,什么也没有。

试试这玩意儿罢。”

他就近拾了两块石头,支起石片来,放上松针面,聚些枯枝,在下面生了火。

实在是许多工夫,才听得湿的松针面有些吱吱作响,可也发出一点清香,引得他们俩咽口水。

叔齐高兴得微笑起来了,这是姜太公做八十五岁生日的时候,他去拜寿,在寿筵上听来的方法。

发香之后,就发泡,眼见它渐渐的干下去,正是一块糕。

叔齐用皮袍袖子裹着手,把石片笑嘻嘻的端到伯夷的面前。

伯夷一面吹,一面拗,终于拗下一角来,连忙塞进嘴里去。

他愈嚼,就愈皱眉,直着脖子咽了几咽,倒哇的一声吐出来了,诉苦似的看着叔齐道:

“苦……粗……”

这时候,叔齐真好像落在深潭里,什么希望也没有了。

抖抖的也拗了一角,咀嚼起来,可真也毫没有可吃的样子:苦……粗……

叔齐一下子失了锐气,坐倒了,垂了头。

然而还在想,挣扎的想,仿佛是在爬出一个深潭去。

爬着爬着,只向前。

终于似乎自己变了孩子,还是孤竹君的世子,坐在保姆的膝上了。

这保姆是乡下人,在和他讲故事:黄帝打蚩尤,大禹捉无支祁,还有乡下人荒年吃薇菜。

他又记得了自己问过薇菜的样子,而且山上正见过这东西。

他忽然觉得有了气力,立刻站起身,跨进草丛,一路寻过去。

果然,这东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

他还是在溪水里洗了一洗,这才拿回来;还是用那烙过松针面的石片,来烤薇菜。

叶子变成暗绿,熟了。

但这回再不敢先去敬他的大哥了,撮起一株来,放在自己的嘴里,闭着眼睛,只是嚼。

“怎么样?”

伯夷焦急的问。

“鲜的!”

两人就笑嘻嘻的来尝烤薇菜;伯夷多吃了两撮,因为他是大哥。

他们从此天天采薇菜。

先前是叔齐一个人去采,伯夷煮;后来伯夷觉得身体健壮了一些,也出去采了。

做法也多起来: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

然而近地的薇菜,却渐渐的采完,虽然留着根,一时也很难生长,每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