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故事新编 6(4 / 4)
>
叔齐仰起脸来,连忙陪笑,点点头。
“这是什么玩意儿呀?”
她又问。
“薇。”
伯夷说。
“怎么吃着这样的玩意儿的呀?”
“因为我们是不食周粟……”
伯夷刚刚说出口,叔齐赶紧使一个眼色,但那女人好像聪明得很,已经懂得了。
她冷笑了一下,于是大义凛然的斩钉截铁的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
(31)
伯夷和叔齐听得清清楚楚,到了末一句,就好像一个大霹雳,震得他们发昏;待到清醒过来,那鸦头已经不见了。
薇,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连看看也害羞,连要去搬开它,也抬不起手来,觉得仿佛有好几百斤重。
樵夫偶然发见了伯夷和叔齐都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是大约这之后的二十天。
并没有烂,虽然因为瘦,但也可见死的并不久;老羊皮袍却没有垫着,不知道弄到那里去了。
这消息一传到村子里,又哄动了一大批来看的人,来来往往,一直闹到夜。
结果是有几个多事的人,就地用黄土把他们埋起来,还商量立一块石碑,刻上几个字,给后来好做古迹。
然而合村里没有人能写字,只好去求小丙君。
然而小丙君不肯写。
“他们不配我来写,”
他说。
“都是昏蛋。
跑到养老堂里来,倒也罢了,可又不肯超然;跑到首阳山里来,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做诗;做诗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发感慨,不肯安分守己,‘为艺术而艺术’。
你瞧,这样的诗,可是有永久性的:
????上那西山呀采它的薇菜,
????强盗来代强盗呀不知道这的不对。
????神农、虞、夏一下子过去了,我又那里去呢?
????唉唉死罢,命里注定的晦气!
“你瞧,这是什么话?温柔敦厚的才是诗。
他们的东西,却不但‘怨’,简直‘骂’了。
没有花,只有刺,尚且不可,何况只有骂。
即使放开文学不谈,他们撇下祖业,也不是什么孝子,到这里又讥讪朝政,更不像一个良民……我不写!
……”
文盲们不大懂得他的议论,但看见声势汹汹,知道一定是反对的意思,也只好作罢了。
伯夷和叔齐的丧事,就这样的算是告了一段落。
然而夏夜纳凉的时候,有时还谈起他们的事情来。
有人说是老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给抢羊皮袍子的强盗杀死的。
后来又有人说其实恐怕是故意饿死的,因为他从小丙君府上的鸦头阿金姐(32)那里听来:这之前的十多天,她曾经上山去奚落他们了几句,傻瓜总是脾气大,大约就生气了,绝了食撒赖,可是撒赖只落得一个自己死。
于是许多人就非常佩服阿金姐,说她很聪明,但也有些人怪她太刻薄。
阿金姐却并不以为伯夷叔齐的死掉,是和她有关系的。
自然,她上山去开了几句玩笑,是事实,不过这仅仅是玩笑。
那两个傻瓜发脾气,因此不吃薇菜了,也是事实,不过并没有死,倒招来了很大的运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