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故事新编 16(3 / 5)

加入书签

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

按弇兹,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9)这是共工与颛顼之战中共工一方的话。

后,君主,这里指共工。

这几句和后面两处文言句子,都是模仿《尚书》一类古书的文字。

(10)不周之山:据《山海经·西山经》晋代郭璞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币处,因名云。”

又《淮南子·原道训》后汉高诱注,此山在“昆仑西北”

(11)这是颛顼一方的话。

康回,共工名。

后,这里指颛顼。

(12)关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如下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墬(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烘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又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三皇本纪》:“当其(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13)昆仑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据《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

(14)长方板:古代帝王、诸侯礼冠顶上的饰板,古名为“延”

,亦名“冕板”

顶长方板的小东西,即本书《序言》中所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

下面他背诵的几句文言句子,也是模拟《尚书》一类古书的。

(15)重台花:复瓣花。

(1)

(16)关于“女娲氏之肠”

的神话,《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如下的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

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

科斗字,古代文字,笔画头粗尾细,形如蝌蚪。

(17)秦始皇寻仙山的故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的记载:“齐人徐市(芾)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

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数岁不得。”

(18)汉武帝寻仙山的故事,《史记·封禅书》中有如下的记载:方士“(李)少君言上(汉武帝)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

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剂)为黄金矣。

……而方士之候伺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

起?死(1)

(一大片荒地。

处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

没有树木。

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

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

远处望见房屋。

庄子(2)——(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道冠(3),布袍,拿着马鞭,上。

)出门没有水喝,一下子就觉得口渴。

口渴可不是玩意儿呀,真不如化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