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九章 巡游黑龙江(2 / 3)

加入书签

迷醉。

黑龙江的江面开阔,水量充沛,正当深秋,江边的落叶林已经开始枯黄落叶,针叶林却依然苍翠浓密。

站在炮艇上能够看到水中那成群洄游的鲑鱼,庙街的的民兵捕鱼队已经在江中大量捕捉这种鱼,腌制晒干之后作为基地冬天的粮食储备。

看着水中的鱼群,鲍有志突然感觉总统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这里果然是一块宝地,除了冬天有些冷,其他什么都好。

在这里即使不种地,光靠渔猎就能过的很好。

当然当地的猎人过的很苦,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好的装备,如果他们有猎枪,有渔船,他们也能过得很舒坦。

至于寒冷,鲍有志觉得这很好解决,冬天的时候猫在房子里就好了。

现在庙街新修的房子都是用实木做框架,中间垒上厚厚的土。

房间里都有土炕。

冬天的时候只要把炕烧起来,房间里面就会温暖如春。

在这里有砍不完的木头,庙街的基地每一栋房子周围都储备了大量的木柴。

那些俘虏的俄军现在就负责伐木,这是一个最忙碌、最辛苦的活计。

为了防止逃跑,淮海军用脚铐将他们两两拴在一起。

鲍有志不需要去管基地的建设,这些事情自有那些已经到达的农场管事去做。

之前运输民兵的船队带来的建筑材料被优先用来修筑防御工事了。

在庙街深入内陆的几条山道旁都依托山势建立了永久工事。

就在五天前,有一队从北边据点过来的俄国士兵,对庙街发动了突然袭击。

这队俄国士兵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不到五百人。

淮海军的陆战队依托壕沟,打退了这些俄国人三次进攻。

在留下了200多具尸体后,这些俄国人果断地撤退了。

淮海军也没有追击,毕竟再往北全是茂密的山林,很容易遭到伏击。

淮海军没有什么损伤,倒是俘虏营中的俄国人听到了枪声后,在军官的带领下发动了暴动。

不过很快就被民兵镇压下去,但是俘虏死了几十人。

为此营地把所有的俄军军官全部枪毙,只留下普通的士兵。

经此一事,庙街的基地加快了防御工事的建设。

甚至把一些民生的设施都暂停了。

本来准备在庙街开辟一块土地,留待来年耕种。

现在也暂时放弃了。

不过捕鱼队还是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

庙街的小造船厂在补充了一些设备后,更加地完善了,现在在全力赶制渔船。

因为基地发现这黑龙江的鱼仿佛捕不完一般,而且个大肉肥。

有这么好的条件,即使暂时不种地,大家也不会缺吃的。

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的当地猎人走出林子,用猎物、皮毛跟淮海军交换一些生活物资。

淮海军的产的盐巴,雪白晶莹,还都碾碎成了粉末,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尤其是在烤肉的时候,用手捏住就可以均匀地撒在肉上。

淮海军还有一种混合好的调料——椒盐,里面不仅有盐巴还有各种香料,不过价格要贵得多,只有那些部落的统领才能用得起。

淮海军的棉布结实耐用,穿在身上特别舒服,冬天的时候,可以穿在毛皮的里面作为衬衣。

淮海军还售卖棉衣,把棉花夹在在棉布衣服的中间,穿在身上比毛皮轻便多了。

淮海军跟猎人交易,比俄国人公正得多,就是比清国的商人都要公正。

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猎人来到了淮海军驻扎的庙街基地。

有些独行的猎人,没啥物资用来交换商品。

不怕,淮海军还大量招收工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